作為古代南絲綢之路的起點、北絲綢之路的貨源地,成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地位特殊。轉眼,“一帶一路”倡議已有五年。這段時間,成都企業從“借船出海”走向“駕船出海”,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從0發展到2000列。成都,一個離沿海港口最近距離為1700公里的內陸城市,有了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底氣。
縱觀五年,城市的參與,讓“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向現實。而對于城市來說,尤其是中西部腹地城市,融入“一帶一路”,正是它們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
企業之變:出海敢想了
上個月,品勝海外業務責任人、千機網COO隆北平跟隨交流團到訪俄羅斯,拜訪了多位俄羅斯的合作商。這家3C數碼配件制造商的海外布局發力于2017年,通過跨境電商將3C配件銷往東南亞、俄羅斯等地。
此次俄羅斯之行,隆北平的感受是“沒想到出海這么快”。去年成都商務委曾組織企業出海考察,幫品勝打開了俄羅斯市場。現在品勝在海外線下點位已經擴展至100處。
成都天地網也是抓住此機遇的公司之一。天地網是中國最大的中藥材行業信息及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由于中藥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企業出海略帶“神秘”感,“這次推介會上有莫斯科政府工作人員、有大使,大家的接受度和信任度就增加了”,中藥材天地網創始人龍興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這次俄羅斯之行,成都天地網公司與俄羅斯(莫斯科)中國傳統醫學實踐發展中心成功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在中藥材流通標準的制訂以及中藥材信息化平臺的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城市的開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一帶一路”倡議五年來,上述變化不斷發生。政府的鼓勵和搭臺,讓許多成都企業有了順勢而為的機會,對接拓展國際市場。“對于出海,終于敢想了”,是走出去的企業家們最普遍的感受。在這五年中,“不敢”出海的企業出海了,而對于那些貨品已經出口多年的企業來說,則是貿易產品結構升級了,并拓展到產能合作、技術輸出等更加高質量的層面。
典型的案例是新筑股份,一家靠做基建起家,后拓展到新能源、軌道交通等高新領域的成都老牌企業。就在近日,新筑在中白工業園的生產基地竣工投產,成為中白工業園建設3年來首家竣工投產的中國高科技生產型企業。而在這之前,新筑股份主要出口路橋零件,不少時候是借船出海。
這是新筑在海外的第一個生產基地,也是其在海外戰略性的第一步。新筑股份副總裁杜曉峰告訴記者,新筑把中白工業園里的生產基地定義為“覆蓋獨聯體國家、歐亞經濟體聯盟以及其他中東歐地區的生產、研發中心”,將采取屬地化管理,大量雇傭白俄羅斯的員工,“這也可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我們雙方合作共贏。”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