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指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等九市組成的城市群,是國家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比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廣州在被譽為四大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中占有一席,又是廣東省的省會,其發展情況自然備受關注。去年,廣州大學發展研究院、廣州市藍皮書研究會發布《2017廣州經濟藍皮書》指出,2016年廣州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2.7%,低于北京(5.94%)、上海(3.8%)、深圳(4.1%),墊底四大一線城市。
藍皮書數據還顯示,廣州面臨工業下行的壓力,汽車、電子、石化三大傳統支柱產業處于低位運行態勢,急需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四大層面分析廣州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今年年初,億歐智庫盤點了200家人工智能代表性企業,并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城市排行榜》排行榜中廣州總分位居全國第五,前四名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
排行榜從城市的企業規模、政策基礎、學術基礎、產業基礎、資本環境五個層面測評城市發展人工智能的實力和前景。
從企業規模來看,廣州AI成熟企業數量有5家,位居第四;初創企業數量62家,居于第五位,與前四位(北上深杭)相差較大。在初創和成熟企業方面,廣州均有代表企業,但與北上深杭相比,明顯缺少獨角獸企業。
從政策技術來看,2017年5月廣州人工智能圓桌會上,廣州市南沙區宣布成立100億元規模的廣州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打造3000畝人工智能產業園區,高端人才團隊落戶最高可獲1億元資金支持。在政策和實際舉措上,對人工智能產業給予鼓勵支持。今年1月,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廣州市加快IAB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8-2022年)》。該計劃明確提出到2022年,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1200億元。
從學術基礎來看,廣州建立了科大訊飛華南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廣州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其中,廣州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由亞信集團牽頭,雅虎創始人楊致遠擔任研究院院長。同時,科大訊飛將與廣州高校校企合作,共建一批實驗室。其中包括華南理工大學·科大訊飛腦機協同混合智能技術及應用聯合實驗室、華南師范大學·科大訊飛行業應用融合創新聯合實驗室。
從產業基礎來看,廣州的主導產業有金融、汽車、電子產品、石化等。金融業、汽車業的發達為AI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應用層的支持;電子產品制造業則為AI產業提供了包括云計算服務、傳感硬件、計算硬件等在內的基礎層支持。
從資本環境來看,據億歐智庫統計,廣州AI相關的投總頻次達到43次,投資金額總量達14億元。投總頻次和投資金額和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都存在較大差距,總體來說,廣州的AI資本市場并不十分活躍。
總體而言,相對于北上深杭,廣州在企業規模和資本環境上均處于不占優勢。資本市場的稍顯冷清和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力不足也在互相影響。但這樣的情況或許在這幾年開始得到改變。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