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地的60余名優秀青年齊聚福海街道星港同創匯產業園,出席“粵港澳青年人才論壇”,共同探討大灣區為青年帶來的發展機遇,共商粵港澳三地人才融合發展。
此次論壇由福海街道辦、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福海工商業聯合會(商會)聯合舉辦。論壇上,在深圳創業30年的香港企業家、深圳第六屆政協港澳委員、香港總商會名譽會長陳立德與青年分享了他30年來從香港到深圳的發展歷程。陳立德在深圳創業的30年中有25年扎根在寶安,工廠越做越大。他說,如今呈現的有如30年前的機遇,給粵港澳青年帶來契機,但更重要的是三地青年要密切聯系,深度融合與合作,才能在大灣區時代贏得發展。
參會的44名澳門青年代表,分別畢業于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澳門城市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涵蓋會展管理、酒店管理、工商管理、幼兒教育、藥學等各專業。澳門青年代表在論壇中表示,澳門發展以文娛為主,城市發展受限于地理環境,澳門廣大青年希望走出來,到各地發展。在大灣區背景下,對澳門青年來說是一次大的發展機遇,但由于很多時候對廣東、深圳人才政策不了解,導致無從落地,希望粵港澳青年人才論壇能夠為澳門青年帶來資源與支持。
香港青年代表講到,香港一直以來與深圳有著較強的互動,香港不少青年在深圳就業、創業,尤其不少青年的長輩就是從深圳過去香港發展的,所以香港青年在大灣區來臨的情況下,更加有信心參與到發展中來。香港青年表示,希望了解深圳創新型小微企業的發展情況,謀求自己的發展機會。此次論壇,來自香港的優秀青年有15名,分別在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畢業,以金融、商業管理專業為主。
8位深圳青年代表,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目前都在寶安創業。其中,無疆新能總經理陳祥談道,機遇在眼前,更重要的是自身的訴求與發展,創業是艱難的,粵港澳青年一定要認清自我,在就業創業上,增強自身的強大,才能抓住機遇,得到發展。
本次論壇為粵港澳青年打開一扇門,一條交流的通道。在大灣區即將到來的時代背景下加速三地優秀青年的互通、融合,才能推動發展。相關人員表示,大灣區不是簡單地劃出“9+2”,不是城市疊加或者競爭,而具有更深刻的城市融合發展的思路,11個城市的融合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粵港澳大灣區向著世界一流灣區邁進,粵港澳青年必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的建設者與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