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在中關村示范區展示中心召開中科院—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推進會,總結中科院與中關村共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情況,表彰獎勵優秀成果轉化項目科研團隊和服務團隊,路演推介了一批中科院前沿技術項目。會上,三家單位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轉移轉化的若干措施》,采取十項舉措支持更多科技成果在京轉化落地。
會議期間,主辦方設置了互動展示區,集中展覽展示了近幾年中科院在京轉化落地的碳化硅晶體、量子通信、人工智能AI芯片等優秀產業化項目,發布推介了基于QCT的骨科數字化精準醫療技術等一批中科院前沿技術待轉化項目信息。
落實院市協議 推動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北京市與中科院的合作成效明顯,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協同創新奠定了良好基礎。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是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今后要深化院地合作,加大力度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北京市副市長陰和俊表示。
“目前,中關村示范區各分園在創新創業、孵化服務和產業培育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礎,在郊區園還有較多空間和承載能力,他們是北京打造高精尖產業的主陣地,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亞平表示,中國科學院作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具有豐富的科技人才和創新成果,是北京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中關村示范區建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據悉,中科院與中關村管委會的合作由來已久。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同意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批復》和《中國科學院 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推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協議》精神,中科院北京分院與中關村管委會于2011年簽署了《關于支持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建設的協議》,推動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轉化。幾年來,雙方共同在京區院屬單位組織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工作,并根據《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中關村管委會關于推動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在京轉化的獎勵辦法》,對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的科研團隊和技術轉移服務團隊給予資金獎勵。
截至目前,雙方共組織完成七屆中關村技術轉移獎勵評選工作,獎勵科技成果轉化項目77項、技術轉移服務團隊186家次。獲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均已成立公司,科技創新優勢突出,發展勢頭良好,為北京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進一步激發中科院各院所中心和中關村各分園的潛力和積極性,中科院科發局、中科院北京分院、中關村管委會積極落實《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合作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行動計劃》,制定了《關于促進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轉移轉化的若干措施》,針對當前制約成果轉化的難點痛點,從6個方面采取10項舉措,促進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轉化。
四個維度加快促進 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轉化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趙慧君在現場解讀《關于促進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轉移轉化的若干措施》時表示,該措施將多措并舉促進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轉化,主要呈現四個方面的顯著特點:一是注重建設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讓專業人做專業的事,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實現“做得專”。二是注重科技成果項目源的篩選儲備,聯合建立項目庫,形成動態挖掘、推介機制,實現“找得到”。三是注重各方協同形成合力,中科院科技發展促進局、北京分院、中關村管委會、院屬單位“兩方四主體”將發揮各自政策和資源優勢,解決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轉得出”。四是注重提升中關村示范區分園承載能力,加大配套服務力度,為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提供有力的支撐,實現“落得下”。
具體來講,中科院科技發展促進局、中科院北京分院、中關村管委會將重點從四個維度加快促進高校科技成果在京轉化。
一是補齊轉化短板,建設“兩個平臺”。首先,試點建設一批專業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其次,建設一批科技成果中試平臺。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推動重大關鍵技術在中關村示范區分園實際產業化。
二是強化精準對接,優化成果轉化承載環境。一方面建立中關村各分園與院屬單位精準對接機制。另一方面,鼓勵中科院相關單位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三是挖掘儲備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要建立科技成果項目庫,挖掘顛覆性創新項目,支持在中關村示范區各分園實施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