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市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以下簡稱“《政策意見》”)。
溫州原有產業政策存在老、多、亂、雜,政出多門等問題,導致不同程度的政策“兌現難、難兌現”。《政策意見》對從未兌現的“僵尸條款”、不合時宜的“過時條款”等進行了廢止,對“撒胡椒面”的扶持條款進行了刪減;對其中順應發展趨勢、符合產業規律、適應現實需要、具備兌現條件、明確兌現流程的條款,吸收整合到《政策意見》中。
“高質量”,無疑是《政策意見》的關鍵詞。市政府辦公室工業交通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政策意見》以“新動能21條”、科技創新“新十條”等政策為制定基礎,增加了數字經濟等全新內容,體現四個“更加聚焦”,即更加聚焦創新活力、更加聚焦產業項目、更加聚焦企業發展,更加聚焦平臺建設。
聚焦創新活力
鼓勵創新載體對社會開放共享
《政策意見》在第一部分就著重列出了5條鼓勵全社會創新活力的普惠政策,包括鼓勵各類機構加大研發投入等,強調企業研發機構對推進工業化發展的重要作用。其中,對企業的R&D(指研究與開發)投入,是《政策意見》中門檻最低、含金量最高的一條:按照稅務部門認定的上年度允許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的10%,給予不超過300萬元的補貼。
今年初出臺的“新動能21條”,更多的是向國家級、省級企業傾斜。而此次制定的《政策意見》則增多了“市級”字眼,鼓勵全社會創新、企業自主研發。比如“企業研發的設備認定為國內、省內、市內首臺(套)產品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25萬元獎勵”。該條款中有關國內、省內的獎勵是既有獎補政策,而企業研發的設備認定為市內首臺(套)產品獎勵的25萬元,則是新增的。
市政府辦公室工業交通處該負責人坦言,此舉有利于培育產業企業梯隊,完善平臺建設。從導向作用上來說,整合后的政策更具有普惠性,并形成體系,對中小企業是一大福音。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