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上海自貿試驗區探索的這項改革,中國第一個本土研發創新藥不會這么快上市。”作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首批試點企業,和記黃埔本月剛剛獲得自主原研創新藥呋喹替尼膠囊的上市許可,公司副總裁吳振平直言:一切始于制度創新。
突破原有生產許可與上市許可捆綁的新藥審批制度,“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試點激發了藥品研發機構和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大大加快了新藥產業化進程。這一探索體現出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應有之義: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力爭取得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
今天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五周年的日子,這里已累計有127個創新事項以及“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全市復制推廣,精心培育的“良種”不斷在更大面積土地上播種成長、開花結果。
先行先試
培育形成一批制度創新成果
國內外化妝品能不能做到同步上市?要解題惟有制度創新。于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探索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試點。
“以前要打印出所有申報材料、帶上產品去北京等待審批,材料得裝滿一個拉桿箱,來回至少要等三個月。”歐萊雅中國法規注冊經理申曉娟告訴記者,“現在,化妝品運出原產國時,中國區市場部門開始申報,等化妝品運到關口,備案文件也已到手,產品上市周期大幅縮短。”
改革試驗田育出“良種”,很快就向外播撒。今年3月,“非特備案”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到天津、遼寧、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的十個自貿試驗區口岸。
對標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一批基礎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創新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扎根生長。目前,這片區域已確立以負面清單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形成與國際通行規則一致的市場準入方式;確立符合高標準貿易便利化規則的貿易監管制度,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口岸監管服務模式;確立適應更加開放環境和有效防范風險的金融創新制度,形成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確立以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為重點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形成透明高效的準入后全過程監管體系。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