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報消息:上半年,全市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7000億元,同比增長9%;四大先進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00億元,同比增長12%;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645%、84%、56%。一批產業鏈完善、產業層次高、品牌影響力大的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正在南京崛起。
又有消息說,江北新區重點打造國家智能制造新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寧區、雨花臺區重點打造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和工業軟件等領域的智能制造示范區,南京智能制造已形成“一極三區多點”格局,發展勢頭強勁。比如江北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僅兩年多,在園企業已達1000多家,傳統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度融合,產業涉及自主品牌乘用車、軌道交通、集成電路和智能制造核心裝備等領域。
南京人工智能優勢明顯:經濟基礎堅實。南京是GDP超萬億元城市,去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715億元;資源稟賦獨特。南京擁有53所高校、83萬在校大學生和80多位兩院院士,擁有120多個國家級研發平臺、6個中科院研究所;支撐體系完善。南京確定了“4+4+1”主導產業,其中就包括人工智能、未來網絡等一批未來產業;創新生態一流。南京正在建設創新名城,打造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崛起,智能制造“一極三區多點”格局形成,都彰顯了南京人工智能優勢。
“太陽能智能新風系統”,可將室外空氣加熱送進房間內,讓房子能“呼吸”;戴上虛擬現實眼鏡,手持人工智能“機器人臂”,大屏上字帖鋪開,就可臨摹出書法作品……這些人工智能前沿科技項目令人大開眼界,讓人直觀地感覺到“未來已來”。人工智能在重塑地方實力和國家實力格局,各國各地正“你追我趕”。從未來出發,以前瞻性思考決定今天取舍,更充分釋放南京人工智能優勢,在人工智能領域搶占先機、實現領跑,是南京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個關鍵是,看清人工智能進化之路——從弱人工智能到強人工智能。專家云,人工智能分“弱”“強”。弱人工智能只專注于完成某個特定任務,例如語音識別之類。強人工智能包括學習、語言、認知、推理、創造和計劃,機器可像人類一樣思考。目前中國總體狀況是,弱人工智能很強,強人工智能很弱?!叭酢笔遣罹?,也是潛力所在,就看誰更善于從未來出發布局當下,真正做到“見事早、行動快”。
南京主政者說,要積極展現南京作為,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要打造南京地標,大力集聚高端資源,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組建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建設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高地和創新中心;要作出南京示范,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深度應用,真正用人工智能引領高質量發展??辞迦斯ぶ悄苓M化之路自覺對標找差,以高度責任感把定下之事干成干好,以強烈危機感創新創優,南京人工智能比較優勢必將成鮮明競爭優勢。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