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港高鐵全線正式開通運營,佛港距離進一步“縮短”,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要素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加速流動,大灣區內佛港澳等城市間的交流合作將迎來新的更大機遇。
積極參與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范,佛山該如何搶抓機遇,在大灣區建設中實現新的更大作為?近日,國家教育部科技委委員、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士余成斌教授在接受佛山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佛山港澳鄉親資源豐富,應充分利用大灣區交通大串聯和制造業發達優勢,匯聚人才加速產業優化升級,對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圈,助力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發揮制造業優勢融入大灣區創新圈
佛山要做好制造業升級這篇文章,樹立佛山在大灣區發展的比較優勢。
“佛山港澳鄉親多,開展合作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良好基礎”。祖籍佛山南海的余成斌認為,港澳年輕人在內地創業就業選擇城市時,會優先考慮熟人多、朋友多的地方。在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后,港澳居民來佛山創業就業等將更為便利,他們來佛山發展的意愿將更強烈。
但是,余成斌認為,吸引更多人才來佛山創業就業,僅僅滿足于交通之變還不夠。在他看來,交通的便利性對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廣州、東莞、深圳、珠海等城市而言都是存在的,佛山關鍵還是要利用自己的獨特優勢尤其是產業優勢吸引人才。
余成斌留意到,佛山近年來在加速產業優化升級,堅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之路,大灣區科技創新大發展將為佛山帶來良好機遇?!彼J為,制造業就是佛山的突出特色,制造業的優化升級將強化佛山在大灣區的競爭優勢和地位。
事實上,走創新發展之路,不僅是佛山的選擇,也是大灣區發展的方向。8月15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強調,要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從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到“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余成斌認為,廣深港高鐵等基礎設施逐漸啟用,尤其是港珠澳大橋作為一個連接點,將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連成一個閉環的創新圈。澳門、珠海等地有港珠澳大橋之便,佛山則可依托廣佛同城、直通港澳等深化合作,大灣區內城市有望形成環狀的創新走廊。
余成斌認為,“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并不意味著只關注廣深港澳幾個城市的科技創新,而是要以這幾個城市為中心,將珠江東岸和西岸兩個走廊串在一起,使得創新資源要素得以在整個“大灣區創新圈”內自由快速流動。
“佛山要做好制造業升級這篇文章,樹立佛山在大灣區發展的比較優勢?!痹谟喑杀罂磥恚苿哟鬄硡^內各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制造業基礎良好的佛山應該立足自身產業優勢,將智能制造產業做大做強,形成在大灣區的獨特競爭力。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