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航天中為數據系統有限公司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載人空間研究院503所在天津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4年間公司發展到員工近700人、年產值2.5億元,為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生活保駕護航。
天津航天中為數據系統公司2011年在天津高新區未來科技城內成立,是一家從事衛星應用為主的軍民融合型企業。副總經理秦凡介紹說:“基于集團大的戰略方向,基于航天技術的民用產業。當初過來的時候是北京派遣了9名骨干員工過來。是我們集團第一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例員工持股的國有企業。當初我們個人股份占20%。”
擁有“中國航天”先天的優勢基因,航天中為公司將先進技術在民用領域迅速轉化,探索出海洋、電力、林業、邊防、環保等多個領域和無人機應用的結合點,四年間公司年產值從2000萬增至2.5億元。公司飛行作業中心主任張海峰介紹:“比如全國電力巡線系統一年有50萬公里的缺口,人工巡不到,包括敷冰、塔架的變形、地基的塌陷,把通道里面的情況都巡出來了。我們搭上紅外、撒雷達、光譜設備、甚至超短波雷達,對于地表,甚至地表以下5米以內的金屬管道都能測到的。包括我們車輛設備、導航設備、數據鏈設備,性能指標絕對是好的?!?/p>
副總經理秦凡坦言,航天中為公司發展之初就看好天津發展航空航天產業的布局,以及各方面條件為公司發展帶來的便利。這幾年的發展,也實實在在體會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的好處。
秦凡:“天津這個地方四通八達,高校像天大、南大、河工大,還有一些科研院所,產業背景跟我們信息行業相關的。對我們來說又降低了北京那么高的成本,離總部又不遠。從招聘形勢來說,一年我們招一百多人都能解決戶口。另外在科技項目的支撐上,我們區局科技局、濱海新區科委、市級科委給了我們很多項目經費的扶持?!?/p>
借助天津的高教資源,航天中為公司還不斷開展產學研合作,結合天津在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的需求,共同申報國家項目,開展課題研究。
今年,航天中為公司在原來基礎上進行增資擴股,拓展持股員工的范圍,進一步激發員工積極性,副總經理秦凡說:“在三到五年之內,擇機上市,至少是創業板吧。到18年我們的產值應該是到6個億左右。所以我們來天津發展。實際上是把北京的一個產業往天津延伸,全國第二大的航天產業基地,往這塊兒做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