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近年來,烏魯木齊市通過政策惠才、服務留才、平臺聚才,用真金真情向天下英才伸出“橄欖枝”,加強全市人才隊伍建設,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月正是企業加足馬力生產的時節 ,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各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企業,面對面傾聽企業的訴求。新疆福克油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涂晶直言不諱的說出企業缺少研發人才的困境。相關部門當即回復涂晶目前經開區(頭區)正在制定相關細則,幫助企業吸引人才。涂晶聽后,深深松了口氣:“把這個問題都能夠很深入的都搜集回去集思廣益,現場辦公效率是更高的,希望政府的幫助夠找到更多的方法?!?/p>
解決企業人才短缺的問題,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要從長遠考慮。高新區(新市區)一直著力打造全疆人才聚集高地,位于首府城北的高新人才大廈,建筑風格獨特給人以開放、充滿活力的印象。大廈已入駐企業81家,聚集各項科技人才 958 人。試運營一年多來,高新人才大廈打造了“人才 + ”服務模式,依托人才集聚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資源優勢,形成“人才賦能 + 企業孵化 + 產業升級”服務生態鏈。新疆高新人才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宏介紹說:“從‘聚、測、育、用、留’打造全產業鏈的這種生態服務鏈,專業的機構做專業的事,打造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引進比如說科銳國際、安拓(國際)以及智聯招聘人才網等等這些專業服務機構?!?/p>
把人力資源當作產業做,高新人才大廈吸引國內外優秀項目、企業和人才紛至沓來。在高新人才大廈搭建起的“絲路之星”國際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已經形成中高端人才尋訪、靈活用工、人才培訓等多種人才服務業態。產業園運營公司總經理劉萌萌告訴記者:“從中高端人才 到專業技能人才、大學生人才、還有藍領人才,實現人才的選用留育和企業的需求能夠精準的匹配到一起?!?/p>
引人才的同時,還要育人才。今年,烏魯木齊市圍繞重點產業建設,繼續深化校企合作,深度調整優化高職院校專業結構與課程結構,培養適合烏魯木齊市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烏魯木齊職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吳振財說:“為正威集團輸送了171 名畢業生就業實習,接下來學校對接烏魯木齊國際陸港集團培訓 150 人的培訓工作,努力為首府經濟社會發展培養留得住 用得上 干得好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激勵人才、留住人才。烏魯木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資源規劃發展處副處長查維隴說,烏魯木齊市制定出臺了針對人才的各項補貼辦法,讓各領域的人才能夠感受到價值認同,獲得施展才華的制度保障?!叭氁M和柔性引進的分別給予每人40 萬元、每人 30 萬元的資助,入選天山英才一二層次的分別給予每人 18 萬元、每人 15 萬元的資助,事業單位引進的人才在生活補貼、學位補貼、人才周轉房、人才購房補貼、還有崗位待遇上給予優惠政策 大力降低企事業的招工成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