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動能辦(藍辦)綜合協調處處長李偉做客青島政務網網絡問政欄目,就青島市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工作聽取網民朋友的意見建議。他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說,今年上半年,青島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451.5億元,海洋經濟占GDP比重達到24.3%,成為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初步預計,今年三季度全市海洋經濟同比增速在15%左右。
李偉介紹,青島市大力推進國際海洋名城建設,海洋經濟總量再創新高,海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海洋傳統產業穩步增長,海洋新興產業發展活躍,海洋經濟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451.5億元,同比增長15.1%(現價計算,下同),海洋一、二、三產分別實現增加值42.0億元、756.4億元、65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15.5%、15.4%,海洋經濟占GDP比重達到24.3%,成為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初步預計,今年三季度全市海洋經濟同比增速在15%左右。
海洋漁業一直是我市的重點海洋產業。今年上半年,全市海洋漁業實現增加值37.4億元,同比增速達6.3%,明顯高于近年來同期增速。1-9月份,全市遠洋漁業完成水產品產量9.38萬噸,遠洋漁業企業達到31家,遠洋漁船164艘,其中作業漁船109艘。 我市為促進遠洋漁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 2012年,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遠洋漁業發展的意見》,明確了發展思路和總體目標。2014年,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建設藍色糧倉的實施意見》,確定了打造全國一流的“遠洋漁業生產基地”目標。
我市加快遠洋漁業發展意見出臺后,正值國家實施遠洋漁業宏觀調控政策,為加快我市遠洋漁業發展步伐,我市積極爭取并獲得了國家資金的大力支持,大大提升了我市遠洋漁業裝備水平,保障了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全面推進我市遠洋漁業發展,市財政設立遠洋漁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采取先干后補、以獎代補的方式,對遠洋漁船購建和更新改造以及優秀企業來青落戶、自捕回運超低溫金槍魚等進行重點扶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和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