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聞出版廣電展覽是與科技融合最密切的一次。”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舉行期間,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王野霏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北京文化產業有大發展,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很好地做到了文化與科技、文化與金融的融合發展。
與科技融合引領產業新發展
在新聞出版廣電展館內,一幅長20米、高3米的高清巨幕循環播放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斥巨資打造的《穿越時空的大運河》超高清視頻,觀眾現場觀看如同身臨其境,感受明朝京杭大運河繁忙景象。不僅如此,畫面中出現的1226個人物、106個船只全部出自史料,有據可查。
“此次大運河超高清視頻的展出,主要強調科普性和互動性,在深入挖掘大運河內涵的同時也提高了市民的科技意識。”王野霏說,視頻運用了目前世界頂尖技術,值得驕傲的是,這項技術來自中國,此前展出就受到了不少國外公司的關注。
在王野霏看來,我國傳統文化深厚,新科技又不輸世界水平,傳統文化和新科技融合發展將打造全新的文化形態,引領文化產業未來發展。他透露,經過3年的發展,預計2019年年底,類似大運河超高清視頻的文化與科技融合項目將大面積投入使用。
與金融結合助力企業步步高
作為唯一一家金融機構,北京銀行今年已是連續第八次參加文博會,在文化金融領域也探索了10余年。截至2018年6月末,北京銀行文化創意貸款余額近700億元,累計為6000余家文創企業提供超過2000億元貸款。
據悉,自有文化金融分類統計以來,北京銀行在北京市場的份額始終位居第一,也是中國銀行業推出產品最早、小微貸款最多、支持項目最全的文化金融“排頭兵”。截至目前,北京銀行在北京地區共設立17家文創特色支行及雍和、大望路兩家文創專營支行,以點帶面,有力支持了北京市文化企業的發展。
王野霏介紹說,本屆文博會上,北京銀行北京地區三家分行與9家文化企業簽署了總計達12.8億元的合作協議,其中包括北京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電視藝術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時代光影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4家優秀影視和院線企業,支持博納集團打造《國家行動之打黑風暴》、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出品《我愛北京天安門》等北京市重點影視項目制作及發行;支持我國第二大院線大地院線打造數字化電影院,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此外,記者注意到,除影視、出版及藝術品等傳統文化行業以外,北京銀行還為文化科技融合發展企業——北京多牛互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貸款、企業高管個人高端授信業務、短貸寶以及企業整體代發工資等綜合金融服務。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