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高規格的機器人專業建設及創新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東莞舉行。在這場全國各地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薈萃的會議上,東莞在智能制造領域突飛猛進的發展受到廣泛關注,其中,松山湖在機器人產業人才培養領域的探索更是獲得眾多專家學者的認可。
廣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經過深入調研后指出,松山湖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創性地構建了機器人產業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以創新創業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已開始呈現出機器人產業人才的區域磁極效應。
人才輩出支撐機器人產業異軍突起
《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5年—2017年)》提出,到2017年底,廣東省要建成3到5個各具特色的機器人產業基地、3個以上機器人產業技術(應用)研究院,培育50家以上機器人研發制造和系統集成服務骨干企業,其中明確,東莞要以松山湖為主要載體打造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
短短數年間,松山湖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先后獲批“廣東省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試點”“科技部第三批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
為推動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松山湖出臺了《松山湖促進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招引了天機工業、匯川技術等一批主力軍企業;培育了李群自動化、東博自動化、思沃精密等一批生力軍企業;孵化了優超精密、億動、松靈、云鯨等一大批后備軍企業。其中,松慶智能、天機工業、李群自動化躋身廣東省機器人骨干企業之列。
在廣東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看來,松山湖機器人產業異軍突起地發展,很大程度在于其發展過程中認識到“人才是第一資源”,并緊緊抓住人才這一核心要素。
據不完全統計,松山湖機器人產業的從業人員目前已超過7000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人員近5800人、博士160人、留學人員共有118人,引進與機器人相關的院士1名,并成功引進以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為代表的“運動控制與先進裝備技術創新團隊”,由華中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李國民領銜的“智能感知創新團隊”等2支省國際科研創新團隊,初步形成了良好人才結構、人才梯隊,推動各類創新人才不斷涌現。
構建貫穿發展全周期的人才培養體系
還有大概半年時間,廣東工業大學粵港機器人學院首屆畢業生將走出校門。最近,粵港機器人學院副院長丁文霞教授對畢業生進行調查時發現,明年畢業的60名應屆生中,選擇考研、創業、就業的比例約為5:3:2,選擇創業的學生比例遠遠高于學院創立初期設想的5%,其中有3支創業團隊計劃到松山湖創業,并獲得了學院創業啟動資金支持。
作為松山湖探索機器人產業人才培養新模式新路徑的重要舉措,粵港機器人學院以培養機器人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為目標,該學院由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研究院、東莞理工學院、廣東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四方合作共建,從東莞理工學院和廣東工業大學大一的新生中選拔優秀人才,以“新工科”模式,在國內率先探索培養機器人人才的新方式。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