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評局主辦,吉林省委網信辦、長春市委網信辦、環球網共同承辦的“改革開放看吉林——走進長春”網絡主題活動正式啟動。幾天時間里,我受邀和來自全國重點高校、科研機構的其他專家學者和多位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媒體記者一起,走進吉林長春產業園區、企業、社區等,感受到了改革開放以來吉林長春的發展變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長春是我國汽車制造業的重要城市,國內最大的汽車企業集團之一的一汽集團在長春的建立,令長春被譽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更是推動長春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東北經濟不僅與東部地區差距拉大,還被中部、西部省份趕超,不過長春市今年上半年GDP完成2973億元、增長7.4%,高出全國增速0.6個百分點,將沈陽、大連、哈爾濱這三個東北副省級城市甩開一大截。
如何將制造變為智造,是東北經濟突圍的突破口。由于東北各市的基礎情況不同,各市可以采用的突圍策略自然也不相同,從長春經濟取得的成績來看,突圍是來自于正向的改變。
2015年3月,習總書記在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不能再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要做好“加減乘除”。長春這三年多來的行動,就是“加減乘除”的落實。
在穩定、不影響當前的基礎上尋找更多的盈利點,是區域尋求進一步發展的手段之一。長春意識到通過新的經濟增長點,將原有的產業進行升級,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所收獲。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大盈利范圍,是產業多元化的一種表現。多元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開始從零開始進入全新的產業,一種是結合自身產業鏈、技術應用等發展相近的產業,長春選擇了后者。
資料顯示,長春經濟的發展,當前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醫藥等產業為主。不難發現,長春的汽車制造業正在向新能源汽車轉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新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這也帶動了新能源相關的其他產業發展;同樣,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涉及到新材料的使用,也涉及到物聯網系統,長春同時發展配套的新材料和產業,令當前的新能源汽車處于優勢地位。生物和醫藥行業,是長春曾經的優勢產業,也在探索新的方式以實現轉型升級,支持長春經濟的發展。
產業環境的優化、產業結構的調整,令長春在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發展了具有傳統產業特色的新興產業;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完善產業鏈,長春市近年也在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挖掘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科技含金量高、產業發展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企業,以更好地引導民營經濟;長春還充分利用本地大學多的特點,引導學校和企業共同進行科研,提高科研技術成果商業化的轉換率,推動科技技術的發展;長春也和諸多地方一樣,為前景好、人才集中的企業提供優惠的融資服務,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令科技型企業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會。
從長春各部門的執行情況來看,他們的改變是動真格的,尤其是將各種任務納入政府部門的績效考核,更是令政府人員擼起袖子加油干,不斷為長春經濟的突圍創造有力條件,有效地推動了長春的經濟發展。
長春經濟所獲得的階段性成功,有四個方面非常值得借鑒。第一是政府從行動上重視,切勿假大空、喊口號,要將政策落實到位;第二是給予高新企業足夠的支撐,要積極培養、積極引進,做好最這些企業的服務工作;第三是重視人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留住人才,讓人才愿意在城市里落地生根;第四是將發展作為政府人員的考核指標,采用有賞有罰、末尾淘汰等方式,激勵政府人員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切實服務企業,為產業發展做好鋪墊。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