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石家莊人才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頒布實施,該《條例》已于2018年8月29日經石家莊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9月20日河北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批準。
記者了解到,該《條例》是石家莊市首部以立法形式保障和促進人才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同時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也尚屬首家。該《條例》的正式實施,無疑將開啟石家莊市人才發展的新篇章,為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構建人才友好型城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發布《石家莊人才發展促進條例》
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石家莊市政府11月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韓保來介紹,在此之前,石家莊市先后出臺了實施人才綠卡制度和現代產業人才集聚工程的政策,但要把這些好政策落實好并不斷優化提升,就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人才法規來引領,基于此,石家莊市出臺頒布了該《條例》。
據其介紹,《條例》具有立意新、結構新、內容新的特點,設立了事業支持、素質提升、獎勵激勵、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7章、51條內容,凸顯了石家莊市對人才的關心支持、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構建人才友好型城市以及本市主導產業發展、京津石合作等內容。此外,考慮到人才政策的靈活性,部分內容僅作原則性規定,為今后政策調整預留一定的空間。
《條例》規定,今后將每年的11月6日設立為“石家莊人才日”,搭建人才創新創業平臺,推出支持人才引進、促進京津石合作、激發人才創造活力、優化服務等措施。第十八條還規定了人才或者團隊以掛職兼職、技術咨詢、項目合作、“周末工程師”等方式來本市工作或者創新創業的,將按照規定享受本市相關人才政策待遇。
據悉,目前在全國進行人才立法的地方還很少,只有深圳、南通出臺了人才方面的地方法規,而石家莊是全國省會城市中首家進行人才立法的城市。
解讀 全方位保障構建人才友好型城市
石家莊市社保局局長王德慶在會上介紹,本次出臺的《石家莊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最大的特色和亮點是就是立意新,是從人才發展、人才成長和人才需求的角度進行立法,旨在打造一項暖心工程、構建人才友好型城市。
為確保人才發展資金足額到位,《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保障人才發展各項政策和工作的實施。為了保護人才的合法權益,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全面履行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或者引進協議,尊重人才的各項法定權利。這些措施,都釋放出石家莊市強烈的愛才、敬才、用才信號,宣示了市委、市政府重視人才、求賢若渴的態度和誠意。
此外,為廣泛吸納海內外各類優秀人才,確保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條例》第十條的實施“人才綠卡”制度,為持卡人在工商、稅務、金融、科研、創業場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務;第三十九條規定,對引進的人才按照規定給予購房補貼或者租房補助。這些措施,不僅使人才來石家莊能暢通引進渠道、打破諸多因素的限制,而且還能得到創新創業上的支持和住房安居保障,想必會增強石家莊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為了讓人才創業有平臺、干事有舞臺,充分實現自身價值,《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高層次人才創業園等載體建設,并按照規定給予補貼;第十四條規定,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自主或者以產學研用合作方式,建設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等各類研發機構,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或資助等,這些都充分保障了人才在石家莊有著更為廣闊的發揮平臺。
亮點 突破法律框架,變約束為激勵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蕭鳴政在接受采訪時指出,該《條例》中最大的亮點在于其突破改變了以往法律條例框架,變約束為激勵和促進,“這并不是一部常規意義上對人才行為進行約束的法律法規,相反,這部《條例》是對人才發展的促進和激勵。”蕭教授指出,其從人才政策、文化以及保障等多方面立體化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從而使人才本身發展和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滿足。
同時,《條例》中的“一日一卡一通車”也是又一亮點。所謂“一日一卡一通車”是指設立人才日,開通人才卡,打造人才直通車。
此外,《條例》中第十八條指出的“周末工程師”也將成省會搶人突破點。蕭教授認為,該《條例》搭建了一個京津冀合作共贏的大舞臺,結合石家莊市地域的特殊性,給予外地人才或團隊前來本市以掛職、兼職等方式進行創新創業的,按照規定可享受本市相關人才的政策待遇,這無疑將對京津乃至全國的人才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北京、天津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會出現人才外溢的現象,而此時石家莊市就可以有效利用京津強大的人才力量,吸納更多的優秀人才。”《條例》的實施,可以讓這些臨時前往石家莊工作的外地人也有了主人翁意識,把原來的“人才臨時工”變成“專家”來對待。
在參與起草調研該《條例》的河北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蘇艷英看來,這部《條例》更突出了人文關懷。立法之初,《條例》就采取了以人才發展為主線,以人才為主角的思路,給人才全以方位的關懷,使人才在石家莊發展有幸福感和歸屬感,以達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的,“這是一部有溫度的《條例》,讓外地人才在石家莊也能有‘家的感覺’。”
說法 外地人才在石家莊 有了歸屬感
談起《條例》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優惠,2018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人才綠卡B卡持有者蘭曉婷很有感觸,她告訴記者,自己老家在河南洛陽,2018年7月畢業后來到石家莊工作,目前就職于裕華區紀委。在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讓她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對于人才的關懷與尊重,“比如我們乘坐市內公交和地鐵都享受免費待遇,還有市內A類景點也可以免費參觀,更重要的是政府給我們提供了租房補貼,這對于剛畢業的外地人來說,無疑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經濟上的緩解。”蘭曉婷說,除了生活上的優惠,在這里工作也為她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而隨著《條例》的正式實施,今后石家莊對于人才的發展和管理將更加規范,相信今后也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來到這座城市。
人才綠卡A卡持卡者、藏諾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智森則認為,只有大量吸引人才才能讓城市得到迅猛發展,而《條例》的出臺,則讓人切實感受到石家莊市對人才的重視,并以制度的形式確立對人才權益的保障,讓在這里工作的人才倍感幸福,“尤其是每年11月6日的人才日,更加大了人才的吸引和凝聚力,讓每一位人才都實實在在地受益,從而在這座城市有更多的歸屬感。”
意義 省會人才管理 正式進入法制化軌道
《條例》首先明確了人才定義,指出石家莊的人才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做出貢獻、能力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主要包括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社會工作人才等本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蕭鳴政教授指出,該《條例》是以法律的形式促進對人才從管理向治理進行轉型,這對將來的人才管理也會提供一種基礎和保障,相信將來會把京津冀甚至全國的人才都引到石家莊來,“這部《條例》站在人才需求的角度,結合人才發展所需環境,重點從人才發展事業發展、素質提升、獎勵激勵、權益保障等方面進行立法,使人才的權益保障很真實。”而隨著《條例》的頒布實施,石家莊也將以此為契機,在人才工作上進入一個新的境界,今后通過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建成經濟強市。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蘇艷英也認為,《條例》的頒布對石家莊市人才發展工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志著人才發展工作已經正式進入法制化軌道,在一定程度上無疑會推動人才發展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也必將會全面帶動石家莊的經濟發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