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人才支撐。解放思想,沈陽需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廣納天下英才;以才引智,沈陽需要進一步營造更加完善的人才環境,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11月19日傍晚,隨著沈陽招才引智系列活動的招聘人員從延安返回沈陽,宣告2018年沈陽市招才引智系列活動圓滿收官。今年招才引智系列活動的東北線、華北線、華東線和西北線捷報頻傳——參加招聘活動的185家重點企事業單位,已有134家完成人才招聘任務,實際通過網絡招聘、現場招聘共引進各類人才6253人。其中,博士367人、碩士2852人、本科3034人。
與此同時,沈陽市“三引三回”活動成效顯著,作為東北地區人才流入率最高的城市,沈陽市人口吸引力指數達到全國平均值的1.725倍,并成功入圍全國最受求職者歡迎十大城市之一。今年1至10月份,全市戶籍人口比2017年末凈增7萬人;落戶博士研究生311人、碩士研究生4303人、本科生24016人、大專生11012人、中專生3751人。
同場“搶”人 沈陽有底氣
11月11日,在杭州,浙江大學玉泉校區,距浙江大學2019屆畢業生秋季綜合招聘會開始還有半個多小時,準備參加招聘會的同學就已早早排起了隊,隊伍足有百米之長。
浙大是2018年沈陽招才引智系列活動華東線的首站。巧的是,招聘會現場一樓的兩個大型“招人團”都是由政府部門牽頭組團來“搶”人的,來自東北的沈陽招聘團隊與來自華北的永清招聘團隊“狹路相逢”。
沈陽招聘團隊包括東軟集團、無距科技、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遼寧大學等共計20余家企事業單位,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讓浙大的好苗子到沈陽去生根、去成長。為了更好地讓浙大和周邊院校的同學們了解沈陽,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員就站在招聘會入口處,每入場一名同學,他們就把此次“招才引智”的人才需求手冊和沈陽“人才新政”的宣傳頁發放到同學手里。看到沈陽“搶”人陣勢逼人,永清招聘團隊的一名工作人員不禁說道:“你們沈陽確實準備充分,底氣更足!”
據統計,在當天的招聘會上,對沈陽青睞有加、現場投遞簡歷的好苗子人數過百,達到102人。其中,博士27人,碩士72人,大學本科3人。讓人尤為欣喜的是,這一百多人中,除了13個東北老鄉,更多的對沈陽感興趣的年輕人來自全國各地。
浙大碩士研究生張圓圓是山東德州人,專業為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她在現場先后與沈陽醫學院、遼寧中醫藥大學進行了溝通,表達要去沈陽工作的愿望。“這個專業的人才,無論在哪都比較稀缺。”沈陽醫學院的黃老師難掩惜才之心。
參與“搶”人 沈陽企業很自信
2018年沈陽招才引智系列活動以高端裝備制造、航空、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以及在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業單位為重點,共組織185家綜合實力強、人才需求迫切的企事業單位分赴東北、華北、華東和西北4條線路的人才集聚地區開展現場招聘活動。
與東軟集團、特變電工等老牌名企不同,參加今年“招才引智”活動的無距科技成立于2015年。這個剛滿3歲的企業從內到外散發著“精英范兒”——平均年齡30歲,碩士、博士占比超過75%,核心技術人員均來自中國科學院。
作為國內唯一無人機飛控產品大滿貫企業,為了吸引人才,無距科技啟動了3至20萬元不等的專項獎金激勵,承諾高于地區水平30%的薪酬,并為人才提供管理、研發、產品多條職業路徑,打破職場天花板。無距科技招聘工作人員周女士表示,除了傳統的各類工程師崗位,他們還想在各大院校招一些操控無人機的職業“飛手”。
“科學技術需要求真務實,企業發展更要腳踏實地,瘋狂地去奮斗、放肆地去付出,無距愿意和你一起飛。”無距科技的“搶”人宣言,可以看出沈陽高科技企業充滿自信的底氣。
開放包容 識才用才愛才
人才工作應該不僅僅局限于跟其他城市一樣在國內搶人才,要有更高的定位和眼光。除了更大力度地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就業沈陽、扎根沈陽、振興沈陽,沈陽市還在為“才”服務上持續發力。據了解,沈陽市有關部門正通過不斷強化服務職能,創新服務機制,主動幫助企事業單位引才儲才,同時在人才安居、子女就學、就醫保健、辦事服務、榮譽激勵等方面,全面打造人才服務體系,識才用才愛才聚才,以開放包容的最大誠意,打造人才向往的創新創業之都。
解放思想,沈陽要放眼全球,全面提升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即全面提升人才資源的競爭力,提升人才的效能競爭力,增強人才的環境競爭力。與此同時,市場要在人才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在制度供給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如此,沈陽便可通過納天下英才,贏得沈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