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基礎。當前部分企業面臨流動性困難,我們不能袖手旁觀。但為企業紓困,不僅要救急難,還要謀長遠。”24日,蘇寧金融研究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舉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論壇,專家呼吁政府、金融、企業等多方聯手,解決銀行信貸和企業融資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
研判大勢,“去杠桿”轉向“穩杠桿”
“當前不少企業融資出現困難,系多重因素疊加使然?!比诵心暇┓中懈毙虚L郭大勇說,從外部看,中美經貿摩擦,疊加中美經濟周期分化,加大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從國內宏觀經濟數據看,需求端“幾碰頭”問題顯現,下行風險有所上升。因此,從金融數據看,社會融資規模和M2(廣義貨幣)增速明顯放緩,制約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流動性環境改變,需要對宏觀金融形勢重新研判。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殷劍峰認為,去年以來,地方政府、金融和企業去杠桿取得明顯進展,但過程中也存有流動性風險。這是因為,當前家庭部門一直在加杠桿,居民儲蓄存款增速下降,房地產和各種消費信貸在擴張,從存貸款增量看,家庭部門最近兩年一直是“赤字部門”;另一方面,去杠桿中還會面臨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金融債券崛起,引發對流動性具有高度敏感性的非信貸信用,如債券、同業、理財等進一步擴張。如果去杠桿節奏過快,信用風險恐將猝變為流動性風險。
“當前去杠桿的難點就在于,金融結構發生變化,去杠桿進程需注意節奏和方法,要從去杠桿轉為‘穩’杠桿?!币髣Ψ逭J為,“穩”杠桿,需要政府、金融、企業協同,財政政策要發力,金融體制要改革,推動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傾斜。
精準定向,政銀聯手紓困實體經濟
推動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今年以來央行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融資工具,包括四次定向降準,擴大再貸款、再貼現范圍和額度。但流動性釋放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定向”,聚力解決實體經濟面臨的掣肘。
為企業紓困,各地聯手金融機構,積極行動起來?!俺鞘?、金融與企業,共生共榮。”南京市副市長冉華介紹,最近發布的“中國金融中心指數”顯示,南京首次在金融產業績效上超過廣州和成都,躋身全國第四,很重要的原因是金融與企業互為依托、聯動發展,助力南京建設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為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題,南京接下來將打出一整套“組合拳”:按照國資引導、合作證券公司主導、市場化運作,發起總規模200億元的民營上市和擬上市紓困發展基金,成立中小微轉貸基金,及時提供應急轉貸服務,同時整合現行市級政銀合作產品,完善金融機構信貸考核機制。
“除了急招狠招,還要有實招穩招,調節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 郭大勇說,長期以來,商業銀行服務對象主要是大客戶、房地產和地方平臺,這么多年“舒服慣了”,支持民營小微,顯然準備不足、膽怯畏難。相比之下,地方銀行、各類非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中小科企天然“親近”。今年上半年,南京銀行在整體去杠桿的背景下,為潤和軟件提供近3億元的資金支持,全行小微貸款余額近1700億元,戶數近1.5萬戶?!白鳛榈胤椒ㄈ算y行,民營企業是我們的‘天然盟友’和‘生存土壤’。”南京銀行行長束行農說。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