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近年來,南寧市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持續釋放政策紅利,不斷激發人才活力,為南寧市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高層次人才助推產業升級
夏日炎炎,涼爽的啤酒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啤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重要副產物,雙乙酰,并導致啤酒的“馬尿味”。如果想要縮短啤酒發酵周期,去除“馬尿味”,就需要α-乙酰乳酸脫羧酶,而這種酶制劑曾長期被國外的公司獨家壟斷。
1998年,一家名為邦爾克的生物技術公司在南寧成立,并成功研制α-乙酰乳酸脫羧酶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2008年,邦爾克擴大科研隊伍,建設我國首個企業的酶工程中心——南寧發酵與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開發新型生物酶制劑、生物醫藥和生物化工產品。
彼時,當邦爾克向加拿大籍細胞生物學博士李曉明拋出橄欖枝,邀請其擔任技術研究中心專職技術總監時,落葉歸根的渴望讓李曉明決定舉家返回故鄉廣西,在南寧開啟另一段人生挑戰。
“不管是10年前,還是現在,我覺得南寧一直很重視人才培養,在項目資金支持還有日常生活等方面都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李曉明坦言,正是因為沒有后顧之憂,才能讓他和研發團隊能夠專心進行科學研究。
如今,在李曉明的帶領下,技術研究中心作為南寧市的開放平臺資源共享,提供大型儀器資源和技術服務,推動南寧市生物產業可持續發展。邦爾克也發展成為中國主要的酶制劑生產企業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α-乙酰乳酸脫羧酶供應商,每年向中國和歐美、南亞、澳洲的各大啤酒公司供應α-乙酰乳酸脫羧酶超過60噸。
創新人才政策激發城市動能
小小的酶凝聚著巨大的能量,而邦爾克借助科技力量發展壯大企業,可以說是南寧市大力集聚、培育、服務和保障人才,激勵人才創新創業工作的縮影,見證了南寧著力打造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三大重點產業為主的現代工業集群的歷程。
如今,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南寧漸漸行進至發展的快車道。以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為例,南寧市連續3年資助南南鋁引進的左鐵鏞、王國棟和張新明等院士團隊,分別給予300萬至500萬元創業創新項目資金,成功將南南鋁材推向航天航空、電子信息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南南鋁也成為廣西唯一的2017年度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今年8月,南寧市重磅出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行動計劃及配套政策(下簡稱人才政策),對南寧市未來5年人才工作進行了頂層設計和重大謀劃,以全面提高南寧市人才資源、人才效能和人才環境的競爭力。
南南鋁人力資源部經理程海峰剛剛結束新一輪的招新工作。“我們招新主要面向全國各地重點高校的學生,‘1+6’人才政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程海峰表示,“1+6”人才政策加大了對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企業招人時底氣更足了,南寧跟其他城市相比也更有競爭力。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