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2日,2018年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廣州大學城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會舉行。期間,發放了人才補貼近1.4億元,用于重點領域產業領軍人才資助,全面開啟校地合作。截至今年9月,2017年落戶的97個青藍項目新增知識產權129項,同比增長178%,營收總額近2億元,其中18個項目已融資1.26億元。
據介紹,廣州市番禺區實施“1+4”產業人才政策,區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2億元用于重點領域產業領軍人才資助,加上產業、科技等政策共同發力,全區每年用于人才創新創業資金近10億元。還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用于產業發展與人才創新,總規模為10億元。政策聚焦鼓勵人才自主創新、提升自主創新力,激發存量人才的再創新,助力提升番禺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今年,有1558個團隊(個人)獲得廣州市番禺區約1.4億元補貼。獲得補貼的創新創業領軍人物包括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邱孟德、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首席技術總監兼副主任祁宏鐘等。獲獎的團隊包括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團隊等。另外,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蘇志剛、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的副總裁賈宇輝獲“杰出產業人才”,各獲獎勵500萬元。
會議期間,廣州市智匯谷人才聯盟交流服務中心、廣州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廣州市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啟用,還發放了人才公寓鑰匙。
智匯谷人才聯盟顧問委員會主席溫思美表示,人才聯盟將大力引才、聚才,提供雙創服務,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創新的優質生態圈,將各種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真正變成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的智慧引擎和動力源泉,推動形成人才、企業、政府、高校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在新加坡生活20多年,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機緣下來到中國。他說:“人才供給是產業結構的絕對直接助力,產業園區給人才提供了土壤,現在是人才和產業共存共榮的生態。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這些詞匯出現在生活中,人才來源還是在高校,高校教育結構體系和學科建設要有前瞻性,打破教育條框的限制。”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