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改革開放40年來,杭州交通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被評為全國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全國交通行業改革示范城市、全國首批綠色交通城市、全國首批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試點城市、國家公交都市等等。
交通為王的時代,展望未來,杭州還將繼續書寫新的篇章,在新時代奮力先行。
打造舒適、智慧、綠色的品質交通生活
2017年,杭州被評為“年度治堵典范”。2013—2017年,人民群眾對城市交通滿意度從65.3%提升到86.7%。
從2017年2月全面啟動“最多跑一次”改革,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梳理出75個辦事事項,通過網上受理“數據跑”、交通服務“上門跑”、證件資料“郵遞跑”、服務對象“就近跑”,實現“最多跑一次”或者“跑零次”。
2003年,“鄉村通達工程”拉開序幕。杭州農村交通環境發生了歷史性變革。2007年,杭州啟動了農村公路聯網工程,解決了農村公路建設中的“回頭路”、“斷頭路”問題,將農村公路“編織成網”,形成更為便捷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近五年來,結合美麗公路建設,全市新改建農村公路2000多公里,“四好農村公路”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鋒兵”。
依托、云平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杭州交通在全國率先推進“智慧交通”建設,于“十二五”期間建成杭州市綜合交通信息指揮中心,通過整合、應用數據資源,為交通運輸規劃建設、管理服務提供有效的運行監測、專題分析和輔助決策等支持。這是杭州交通的“超級大腦”。指揮中心現已初步實現將全市公安、交警、城管、建委、公交、地鐵、鐵路、民航等部門的信息資源整合,共接入各類視頻44737路,入網車船 38630輛(艘),每天實時交換數據量達4億條,有效地推進了交通數據的共享與交互,實現“全天候運行、全行業覆蓋、全方位監管、全社會服務”。
高鐵之城、灣區樞紐,杭州交通未來可期
站在“后峰會、亞運會、現代化”的新起點上,“十三五”期間,杭州交通還將在高鐵、公共交通、民航、高速公路等方方面面,作出新的布局。
在杭州都市圈繼續深入共融的同時,大杭州的樞紐地位將更加突出。根據《杭州鐵路樞紐規劃》(2016—2030年),從5條高鐵線路、3個高鐵站(杭州南站即將投入使用),擴增到11條高鐵線路、6大主要高鐵客運站,杭州將變身“高鐵之城”。
根據創建計劃,杭州將爭取全面改善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形成以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為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車為補充,四位一體的一體化都市公交體系。根據《軌道交通五年攻堅計劃》,2022年亞運會前,杭州將建成10條地鐵線、2條城際線,總里程為446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目前,杭州蕭山國際機場T4國際航站樓正在建設中,遠期還將建成集航空、高鐵、城際、地鐵、長運、公交、出租車于一體的國際一流的世界級現代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力爭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需求。
杭州還將謀劃構建“兩個三角形”高速高鐵雙回路。建設高速公路的交通圈,即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杭州灣跨海大橋—滬杭智慧高速公路;建設高鐵的交通圈,即杭甬城際鐵路—滬嘉甬跨海鐵路—滬乍杭鐵路。通過這兩個三角形雙回路,實現杭州灣經濟區“1小時交通圈”,打造世界級大灣區,推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