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今年的“一號改革工程”,今年以來,深圳先后出臺了營商環境改革“20條”,推出300項“不見面審批”,打造建設投資項目審批“深圳90”品牌,實現90%行政許可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三分之二。
12月3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指出,深圳營商環境位居全國第一。其中,深圳每千人注冊市場主體、新增市場主體數,均為全國第一。
改革者進、開放者強。
不僅僅是營商環境改革。六年來,深圳經濟特區牢記囑托,在更高水平、更高層次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主動謀劃推動了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科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六年來,深圳積極搶抓“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等國家戰略機遇,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打造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等重大開放平臺。
國有文藝院團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教育綜合改革、輔警制度改革,41個國際客運航點覆蓋20個國家,“鵬友圈”影響越來越大……
一項項改革開放舉措的實施,帶來了深圳不斷提升的發展質量和不斷壯大的經濟體量,更為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寫下生動注腳。
“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指示要求,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機遇,不斷提升改革開放質量和水平,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桿。”11月12日,市委書記王偉中在參觀“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時說。
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舉得更高更穩,堅定不移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根據部署,深圳將以更大力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深化與港澳合作,在基礎設施“硬聯通”和機制“軟聯通”上做更多工作,拿出更多舉措;以更大力度全面擴大開放,對照省“實體經濟新十條”“外貿十條”等,研究細化擴大開放新舉措;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認真落實國家級試點改革,多推動創造型、引領型改革,重點在營商環境、機構改革等方面形成突破。
12月4日,深圳市政府正式印發《關于更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4個“千億元計劃”。深圳大力度支持民營經濟、建立精準全面企業服務機制的做法,再次贏得高度關注和肯定。
深化改革開放,深圳打開新境界。
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縱橫自有凌云筆,于深圳,這支筆是創新。
六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光啟、騰訊兩家深圳高新技術企業,鼓勵企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加快創新發展。六年間,總書記高度關注深圳創新發展,在今年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更是指出,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總書記的褒獎,既是肯定和鼓勵,更是壓力和責任。
黨的十九大召開后,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35年,建成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之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代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國家經濟特區,成為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特別強調“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新征程勇當尖兵”。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