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撫州市科技局局長顧勝和特別忙碌。因為撫州籍杰出人才、中國科學院企業黨組書記吳樂斌帶著一個考察團回撫州了。“這次他們帶來了10個具體合作項目。”顧勝和說,去年在撫州籍院士的帶動下,撫州市一口氣成立了6個市級院士工作站。
“走,去看看我們的高新企業。”汽車轉出幾個彎,過十幾分鐘,便到了撫州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其他產業園區不一樣,這里處處能見到綠色。街道旁、廠房中間,一株株灌木挺立其中。高科技廠房沿主干道整齊排列,路面寬敞整潔。沿著主干道行進,聽不到轟鳴的機器聲,也聞不到刺鼻的煙味。
一到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研發總負責人江國龍向我們介紹了起來。“我們和美國公司合作,研發出一款新型電池。”在寬敞明亮的產品展示區內,江國龍指著兩種黑色材料自豪地說:“這種由石墨烯和鈦酸鋰制造的車用電池,6分鐘內便可完成傳統電池6小時才能完成的充電過程。”
“這幾年,無論是專利補助,還是研發實驗室的建設,政府都給了很大幫助。”江國龍介紹,公司最初在深圳發展,后來撫州市開展撫商返鄉創業、才子返鄉創新活動。作為南豐籍人士,公司董事長曾金輝在政府的動員和號召下,毅然將公司總部搬到了撫州高新區,創建了這個占地350畝的總部基地。
“在撫州市,像迪比科這樣的公司還有很多。”顧勝和介紹,撫州市高校及科研院所數量少、高層次人才缺乏、科技創新基礎薄弱,但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撫州籍杰出人才并不少,比如,全國4個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有3個是撫州人。這些在外撫州籍科學家、企業家的“家鄉情結”十分濃厚,是撫州的寶貴資源。為了充分發揮這些人才的優勢,撫州市開展了“雙返雙創”活動,倡議廣大在外撫州籍工商企業界人士和各類人才返鄉創新創業,并出臺鼓勵支持開展“雙返雙創”活動若干政策措施。
撫州籍院士陳芬兒在“雙返雙創”活動的號召下,主動將國際領先的他汀類降血脂原料藥放在博雅公司生產。隨后,他又推動復旦大學與撫州市政府、江西博雅生物制藥有限公司開展市校、校企合作,共建“復旦大學博雅實驗室”。2016年8月,博雅生物成立院士工作站,陳芬兒又被聘為首席科學家。在他的推動下,撫州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有望形成近百億元產值的醫藥產業。
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江鈴底盤股份有限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陽德欣和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工業大學、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科學研究設計院合作組建科技創新公司;6家市級院士工作站集中授牌……2016年,撫州市與200多家海內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開展合作,比上年增長102%;規模以上企業建立研發機構123個,增長89.2%。
通過這些項目平臺,一批批高端人才被引進撫州。江國龍作為中科院副研究員,本是撫州人。迪比科公司進入撫州后,在曾金輝的邀請下,江國龍從西安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從事電池研發工作。最近他又被提拔為公司的研發總負責人,管理全公司的研發工作。數據顯示,通過項目合作形式,撫州市柔性引進高端人才345人,增長90.6%。
“加快科技創新是構筑撫州未來產業發展新優勢的關鍵舉措。”撫州市委書記肖毅表示,撫州將進一步強化加快科技創新的保障支撐,狠抓工作落實,把撫州打造成人才集聚的高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區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優質平臺,為“科學發展、綠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新撫州”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