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前召開的全市1-10月經濟運行分析會獲悉,廈門經濟運行有不俗表現,前十個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090.2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3%。六個區中,思明、同安、翔安三區GDP增長超過9%。
工業結構正不斷優化
前十個月,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2.13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82.72億元,第三產業表現亮眼,實現增加值1785.36億元,增長10.0%。
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41.8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8%。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59.1%,增長7.8%,這顯示廈門工業結構正不斷優化。
服務業占GDP比重繼續上升。前三季度,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率為68.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規模以上服務業比重超一半,實現營業收入443.44億元,增長12.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175.82億元,占規模以上服務業的21.3%,增長36.3%。
合同利用外資全省居首
固定資產投資推進力度持續加大,前十個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14.4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逐步攀升,民間投資增幅繼續擴大,工業投資增速有所加快,特別是下半年來,增速保持在13%左右,為未來工業生產提供有力保障。
直接利用外資項目個數1042個,增長107.2%;合同利用外資大幅增長,增長96%,利用外資規模居全省各市首位。
財政金融保持穩健運行
前十個月,完成財政總收入965.6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69.34億元,增長10.2%。財政支出583.74億元,增長22.1%,其中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七成以上,重點投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
10月,廈門努力克服“莫蘭蒂”臺風災后影響以及國慶長假工作時日減少的困難,社會生產回歸正軌,有效支撐全市經濟增長。當月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8.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8%,保持較為平穩的增長態勢。其中,基礎設施投資比9月增長18.4%,飛機購置、軌道交通、大小嶝造地工程陸域形成及地基處理工程、第二西通道及兩端接線等項目當月進展速度較快,對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的拉動力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