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工委頒發的武器裝備生產許可證書、GJB9001B-2009版質量體系換版認證、入選《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承制單位名錄》……誰曾想到,擁有這些證書的竟然是青島城陽區一家不起眼的民營企業——青島中汽特種汽車有限公司。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青島中汽”靠技術創新創造出軍械專業安裝車等20余類軍工產品,實現了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及武警部隊的全軍供貨。
“青島中汽”僅是青島城陽區和部隊、高校、企業開展科技產業資源深度融合發展的一個實例。
近日,為打造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青島樣板,青島城陽區迅速發起軍民融合發展攻勢,召開軍民融合發展工作座談會,探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路子、新模式,為統籌經濟和國防建設,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城陽貢獻。
校企合作,推進重點項目研發
在城陽區,青島中怡和信集團是以“軍轉民、民參軍”的方式開展軍民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
目前,該公司組建了以教授、博導為核心的技術團隊,承接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青島海洋大學先進技術成果轉化和市場拓展,為軍隊和國家電網、中國華能、中船重工、航天科工等央企提供工控安全、軍用芯片、互聯網加密模塊、安全云等服務。
在國家首屆保密技術交流大會暨產品博覽會上,該公司成功展示了“自主研發、自主可控、可重構”的商用密碼芯片,受到了參會代表的一致好評。該芯片屬國家“十一五”“核高基”專項重點支持項目,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榮譽。多款產品已在軍方相關領域列裝,申請實用新型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20余項,已申報發明專利6項。
為加快產業發展,該公司與青島海洋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建立產學研合作,在城陽區成立計算技術研究院,圍繞計算技術、物聯網、微電子、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的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開展校地合作,創新軍民融合發展模式。并計劃聯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青島海洋大學在城陽區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在計算機、信息安全、數字加密、區塊鏈等專業領域培養高端人才,創建本科生實訓基地、定向培養研究生和工學博士等,為城陽區發展軍民融合產業提供人才支持。
最新統計顯示,城陽區擁有雷達、電子信息、特種汽車等軍民融合企業20家,儲備了計劃重點推進的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中車平臺、華訊方舟天谷青島產業基地、中興通新材料等17個軍民融合產業項目,蘇試試驗北方檢測中心等7個項目納入首批青島市軍民融合發展示范項目庫,總投資15億元。全區擁有16家國家級創新平臺,29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重點實驗室,64家企業技術中心,以及孵化器、加速器等49家孵化載體。
投資23.4億,建軍民融合產業園
城陽區首個軍民融合產業園自去年投入建設至今,已初具規模,搭建了集約化產業集聚平臺,推動軍地融合發展,為城陽區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和城中工業區升級改造作出示范。
據城陽區負責人介紹,“城陽軍民融合產業園項目”分兩期改造建設,總投資約23.4億元,打造集科技研發、企業孵化、產業聚合、學術交流、科技金融等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軍民融合產業園區。項目建成后,通過自主招引、聯動市和區相關部門、市場化運作等方式,承接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陸軍裝備研究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及科研機構在計算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微電子、信息安全等領域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高端人才培養,3—5年內,培育和引進軍民融合創新科技企業20家,上市載體3—5家,新增知識產權40項,將其打造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園區,為地方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每年可實現創收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