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編制實施發展規劃綱要。”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段字數寥寥卻信號清晰的表述,讓來自杭州的全國人大代表眼前一亮、倍感振奮,也引發了他們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廣泛關注與熱議。
可以預見,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節點和標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頂層設計”將加快編制,而涉及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全方位一體化的工作推進也將按下“快捷鍵”,前景令人無比期待。
在這樣一個大格局中,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杭州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更好展現新擔當和新作為?
打造“三城一樞紐”
更好發揮“頭雁”作用
“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內在要求。”在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徐立毅看來,杭州作為長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更加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徐立毅認為,總體上,杭州要考慮打造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生態文明之都和亞太地區重要國際門戶樞紐。具體而言,杭州要在四個方面主動作為、精準發力,從而更好承擔起浙江“四大建設”領頭雁的重任,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是平臺經濟發展,主要圍繞打造高能級灣區平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攻堅產業數字化、推進城市數字化、打造創新創業高地等方面。二是“美麗中國”樣本區建設,主要圍繞加強環境治理、優化人居環境、傳承歷史文化等方面。三是交通互聯互通,主要圍繞打造亞太地區國際空港樞紐、打造多式聯運的陸港樞紐、優化江海聯運體系等方面。四是區域一體化發展,主要圍繞統籌規劃編制工作、促進民生共享、拓展杭州都市區腹地等方面。
強化信用聯合獎懲
構建“信用長三角”
在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衛紅看來,長三角地區市場經濟發達、主體活躍,在國家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需要在簡政放權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事中事后監管,“信用長三角”建設能夠為國家提供更多可以借鑒推廣的經驗。
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羅衛紅曾率市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九三學社市委調研組一行分別赴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團市委進行專題調研,聽取情況反映,掌握第一手數據資料,集合眾智、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相關建議。
羅衛紅表示,所謂“信用長三角”,指通過營造更為趨同的信用制度環境,推動長三角地區信用制度建設一體化和標準化。為此,她建議要進一步深化長三角地區信用合作,構建深度融合的一體化區域信用體系;進一步健全長三角區域內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機制,加快探索跨省市的“互聯網+信用”服務和監管模式;探索聯合建立區域內重點領域失信黑名單制度,加快形成行政監管、市場、行業、社會“四位一體”的失信懲戒聯防體系;培育更為開放的信用服務市場,提供更有針對性、有特色、有品質、有價值的信用產品,更好地服務經濟和民生。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