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國際文化大都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文化產業,而上海的核心文化產業特色還不明顯。”3月11日,《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在上海交通大學出爐,上海成為中國第二大國際文化大都市。專家建議,上海應凸顯核心文化產業。該評價報告通過人文生態建設、公共文化設施、公共文化供給等十個一級指標,針對51個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了首次全球評價探索。
在文化全球影響這一指標中,上海未擠進前十。“對于上海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上海發展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全球聲譽未能跟上整體實力的提升,在全球文化影響力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對于正在打響文化品牌的上海,徐劍建議,以“魔幻之都”的核心標識來塑造全球民眾對于上海的想象和文化認同,以此擴大上海在全球文化中的影響力。
此外,上海可以打造有競爭識別優勢的文化產業(體育電競、電影、網絡內容產業等),比如以China 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為窗口,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立足“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品牌資源基礎,將上影節升級為多功能交流平臺,以實現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為目標。
課題組還建議,圍繞打響上海城市文化品牌,重新規劃節慶活動,設立國際性主題節慶和地方特色小節慶,吸引全球人流、本地人流,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