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文化企業,展現了我省文創產品厚積薄發、新興文化業態初露端倪、傳統文化產品魅力不減的新特點。河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建華對筆者表示,河北要積極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平臺,借助北京文博會展示平臺,把河北文創產品推向市場,走出河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為推動河北省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的轉變,本次參展,河北省推薦了55個投資規模大、發展前景好、有競爭優勢和市場潛力的大項目、好項目,以借助北京文博會官網宣傳推介。同時精選了90個文化產業項目編印成冊,向國內外參展商發布。
文創產品驚艷亮相,展燕趙特色
文博會上河北博物院帶來的近200件文創產品給前來參觀的客商和市民帶來了驚喜。在本屆文博會上,河北省展館專門設計了“文物創意設計”板塊,讓藏在博物館中的文物“活”了起來。
“看,那個香爐上的紋路真精致,看著這些產品真有意思,我都想去河北的博物院看看真的文物長什么樣子了”前來參加展會的北京市民劉素英說。被譽為“中華第一燈”的國寶級文物“長信宮燈”走下神壇,通過卡通化的形象設計,并結合U盤、鼠標墊、杯墊、鉛筆、卡套等生活小物件走入了人們的生活,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不少歷史文化氣息。
“今年,我們在歷屆文博會的基礎上,把文創產品作為亮點,比如把我省的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館藏的東西,變成文創產品呈現給社會,成為市場產品,通過市場渠道進行傳播和推廣。”李建華興致勃勃地對筆者說,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廣大的工藝美術大師或者有志于文創產品開發的青年人,應該更多地關注文創產品,用新技術、新理念,把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變成優秀傳統文化產品。
新興文化業態初露端倪,引領潮流
原創性、差異性及不可替代性,結合文化、科技和資本的新興文化業態,是本屆文博會河北展館的一大亮點。
為觀賞者帶來虛擬交互樂趣體驗的河北省攝影發展有限公司,在本屆文博會展示了基于VR及AR等科技的三維掃描、大場景及展廳的3D重建、3D人像虛擬展示等。現場體驗項目只需3-5分鐘,就可以通過手機還原體驗者的即刻實景。
保定風暴云創意有限公司的“纖維藝術——輪回”很好地體現了傳統審美與現代審美的有機融合。“以前中國的布藝都是平面的,后來我們從雕塑藝術里面吸取了很多元素,把它制作成像雕塑一樣,讓它有立體感,賦予它一種生命的張力。”新布藝項目負責人張彥輝向筆者說。
傳統文化產品創新發展,風光依然
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河北文化積淀深厚、特色文化鮮明。河北省非遺項目據全國前列,涵蓋美術、戲劇、舞蹈、手工技藝等,覆蓋面廣泛,項目薈萃,印證了河北源遠流長的文化記憶。代表河北參展的景泰藍、雕塑、陶瓷、剪紙等產品,傳承了河北精益求精、執著堅毅的工匠精神,展現了燕趙人民的高超生活智慧和卓越文化創造力,河北特色文化產業正由傳統“小工藝”向現代“大產業”邁進。
北京文博會開幕當天,河北展館就聚集了很多參觀者,不少參觀者對河北的傳統文化非常感興趣。來自北京的參觀者楊榮坊說:“我每年都來文博會,特別喜歡有地域特色的東西,我對河北特別感興趣。此次展覽河北獨有的特色文化深深地吸引了我。”
省文化廳文化產業處副處長尹長森表示,河北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特色文化鮮明,非遺項目數量居全國前列,其中傳統手工藝、傳統美術,都為發展河北特色文化產業提供了不竭的創意源泉。本屆文博會上代表我省參展的景泰藍、雕塑、陶瓷等產品,不但傳承了河北精益求精、執著堅毅的工匠精神,也展現了燕趙特色。
通過文博會,重點展現河北文化文物創意設計新成果,集中推介河北優質文化產業創新項目,突出展示展銷河北特色文化精品,促進河北文化產業“走出去”,實現宣傳展示與文化貿易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