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資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善聚善用各類人才。如何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蘇州也在做積極的探索嘗試。
前不久,國內首套“卷對卷直接涂布法”膜電極生產線在蘇投產,標志著我國氫燃料電池上游核心技術突破國外壁壘,向燃料電池汽車的完全自主化邁出堅實一步。
產線全面達產后,可年產膜電極100萬片,滿足3000多輛燃料電池汽車的需求,預計年產值超3億元。
蘇州擎動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朱威告訴記者,生產線投產后可降低生產成本近50%,性能提高將近5%,壽命也可提高近10%。
朱威是2016年通過國際精英創業周大賽被引進到蘇州的。當時,他帶著自己的發明專利從海外回國創業,在先后考察了深圳、武漢等多個城市后,蘇州專業高效的服務和完善的創業支持體系,讓他最終選擇把企業落戶在這里。
在朱威看來,只要企業能夠辦得好,就能獲得不同級別的項目支持,在積極鼓勵企業更多地引進海外和外地高端人才的同時,還給予相應的安家補貼、工資補貼,他認為這樣的做法有效地減輕了企業的負擔,提高了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度。
包括朱威在內,蘇州目前已有873人入選省“雙創計劃”人才,連續11年領跑全省,人才比較優勢正逐步轉化為創新發展的競爭優勢。
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向深入,改革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機制。為此,蘇州正加快推進人才引育關鍵環節改革,借助國際精英創業周、海鷗計劃等平臺,優化人才評價、培養、激勵機制,提升精準引才層次和創新創業服務質量。
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朱正表示,蘇州要面向海內外、特別是面向國內招才引智,并把它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要深化職稱評價體系的改革,進一步加大對優秀人才的貢獻獎勵,包括人才樂居工程等各方面的政策落實,真正地使人才到蘇州引得進、留得住、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