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飯碗”。能否做好公共就業服務工作,與老百姓的“飯碗”直接相關。2018年,我市公共就業服務部門幫助1.61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職業技能培訓2.84萬人,創業培訓2.99萬人,通過職業介紹安置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73萬人,為幫助廣大群眾安居樂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然,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良莠不齊,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就業質量不夠高,與“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存在一定差距等等。這就需要就業工作在“精準”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突出做好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農村貧困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精準施策。在全市范圍內建立健全就業扶貧工作“一臺賬、四清單”,對有培訓愿望的貧困勞動力實現應培盡培。通過舉辦“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創業創新大賽”等一系列就業創業專項活動,為群眾搭建起廣闊的就業平臺。
精準發力。全面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從整體性的大水漫灌向精準性的個體化滴灌轉變,根據市場需求和發展,及時調整培訓內容和方式,幫助重點就業群眾真正掌握一技之能。
精準服務。充分發揮創業擔保貸款和創業孵化基地作用,積極為創業者提供精準的創業資金和場地支持,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已累計建成58家創業孵化基地,總面積21.04萬平方米,可容納創業實體4733戶,實現了縣(市、區)全覆蓋,有助更多懷揣創業夢想的人追夢圓夢。
就業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休止符。每天能聽見百姓就業的笑聲,就是他們發自肺腑的掌聲。
真誠歡迎社會各界有識之士踴躍投稿,字數一般不超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