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中國(南京)軟博會正式拉開帷幕。15年來,軟博會規模由小到大,參展企業越來越多,由著重服務外包進化到引領新經濟前沿,已成為南京“新經濟”發展的風向標,見證著軟件產業規模從幾十億到數千億的變遷。中國(南京)軟博會也將繼續自己的使命:肩負起為建設“國際軟件名城”搭建舞臺、打造品牌、提升影響的重任,還要擔任數字經濟時代的“前沿哨兵”,引領南京產業勇立數字經濟潮頭。
十五載軟博會,見證并引領南京產業變遷
世紀之交,當時南京的軟件產業收入只有區區不到18億元。而到了2018年,我市完成軟件業務收入超過45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4.6%,產業規模位列全省第一、全國第四,成為第一個“中國軟件名城”,向著“國際軟件名城”邁進。
20年不到的時間,發展有如天壤之差、云泥之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持續快速發展,除了軟件人才、骨干企業、平臺載體的有力支撐外,也離不開南京軟博會的連續成功舉辦。中國(南京)軟博會作為展示南京軟件產業發展成就、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臺,自2005年創辦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4屆,成為我國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展會之一,多次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和“中國十大影響力專業展會”。
15年前,軟件產業是具有高成長性、高帶動性和低能耗、低排放等顯著特征的新興產業。而南京還是一座依賴高能耗、重污染產業的“重化工之城”。中國(南京)軟博會創辦以后,南京“以展會為媒”,搭建合作平臺、招引重大項目、引領產業發展,持續推動重工業之城向軟件名城嬗變,全市軟件業務收入2010年超過1000億元,2013年超2000億元,2015年超3000億元,2018年超4500億元,兩三年就上一個臺階,對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需求,都產生了極大作用。
由軟件產業到數字經濟,新增長點不斷涌現
當今時代,數字經濟成為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輻射最廣泛的經濟活動。邁入束發、及笄之年的中國(南京)軟博會,也早已跳脫了狹義的“軟件”范疇,從追求軟件服務外包轉向借力助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成為涵蓋互聯網、、人工智能、5G等創新驅動發展先導力量的龐大盛會。
本屆軟博會召開之前,組委會組織集中采訪團,走訪了南京15家企業。這些企業涵蓋了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人工智能、云計算和、集成電路設計、VR/AR、5G應用、智能網聯汽車等多個產業,許多產業創新、技術應用都走在了全國前列。我們看到,百敖軟件研發的BIOS、BMC成為國產自主可控計算機系統、服務器系統不可或缺的關鍵固件,對國家信息安全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翼輝信息開發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已經在軍工領域、工控領域、高鐵飛機等交通領域廣泛應用,擺脫了受制于人的局面;華大九天聚焦我國極度缺乏的集成電路設計工具EDA的國產化,并已取得一定成果。
這些可以說是由軟件產業派生、與軟件產業緊密相連的新經濟產業,正在南京形成集群,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2018年,南京云計算和產業規模超過770億元,增速超過16%;人工智能產業核心產業規模達到60億元,增幅超過30%,帶動相關產業規模600億元。
本屆中國(南京)軟博會,將延續近幾屆突出戰略性和前沿性的思路,緊緊圍繞關鍵信息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5G、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充分展示前沿技術領域的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跟蹤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