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和半導體集成電路大硅片項目,8寸車間凈空房已完成,預計6月試投產;中太鎂業1號車間軋制生產線已完成安裝,3月底試生產……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建設之春”迅猛發力,第一批總投資178.9億元的21個重點項目已密集開復工,成為拉動經濟跨越發展的強勁引擎。
創新驅動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圍繞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并進的思路,今年,銀川經開區將借助“首都帶首府”戰略,依托北京銀川“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創業產業園等平臺,立足八位一體創新鏈和三大主導產業,全力推進以“光伏、石墨烯、鋰電池、半導體、藍寶石”為代表的“32555”新材料產業集群,以“智、精、鑄、數、工、電”為主導的“1155”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和以“醫、食、服”為支撐的“121”大健康產業集群建設。
“今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大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扶持力度,打造創新驅動示范引領區;全力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和產業創新聯盟建設,優先布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國家(部門)重點實驗室等創新中心項目建設,增強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實現經開區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全力推進企業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項目,組建研發團隊,加快開發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及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力爭2021年實現新材料產值650億元,現代裝備制造業產值300億元,大健康產值130億元,建成千億級經開區。”銀川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
引領“智造”重點項目密集上馬
今年,依托最大單晶硅棒生產基地、最大單體藍寶石生產基地、半導體大硅片生產基地優勢,銀川經開區上馬單晶硅光伏材料、工業藍寶石、集成電路大尺寸硅片等領軍企業的全產業鏈延伸項目,引進石墨烯、碳纖維等環保高性能復合材料項目。
緊盯裝備制造業改造提升,上高端智能項目。依托小巨人、共享集團、西北軸承、舍弗勒等龍頭企業的創新帶動,圍繞“打造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高地”的目標,借助“兩化融合”和“產業創新”平臺,上馬共享增材制造、3D打印和創新中心建設等優勢項目,引進無錫軸承小鎮、浙江精工裝配式建筑等能夠衍生一大批引發產業體系重大革命的高新產業和實現高新產業的顛覆式、爆發式增長的新項目。
引進軸承智造小鎮項目,打造集軸承研發、生產、銷售及金融配套服務為一體的軸承及裝備制造產業小鎮。項目將建成360個智能制造單元,一期建成80個標準智造單元和40個裝備智造單元,每個制造單元產值可達6000萬元以上。
此外,今年,總投資100億元的銀川智能終端戰略產業園也將開工建設,將重點引進智能手機終端產業、光電顯示產業、智能家電終端產業、智能汽車終端產業等項目,全力構建以5G技術應用為基礎的全產業鏈。力爭3年內產值突破300億元,將銀川經開區打造成為中國西部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智能終端特色產業聚集區。
優化環境建立高效管理服務機制
抓項目,關鍵看落地,具體看服務。為了讓簽約的重大項目能夠實實在在落地,銀川經開區按照“拼格局、拼平臺、拼創新、拼環境”要求,著力推進重在項目調度考核體系。
為了更好打通企業落地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銀川經開區建立并實施首席服務官制度,從有關部門選派專員跟蹤服務企業,助推企業提質增效。在提升眾創空間發展水平,完善人才流動激勵機制的同時,加大創新投入,有序推進雙創試點示范。銀川經開區新增國家和自治區級小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各1家、自治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3個、自治區企業“雙創”平臺5個。
此外,銀川經開區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體制優勢,建立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務機制,銀川經開區工商局、稅務局扎實推進“先照后證”工作,全面實施“多證合一”,完成“審核合一、一人通辦”登記模式,即時辦結率提升到95%以上。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