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重視人才的時代,更是科技決勝的時代,人才、科技相濟互促良性循環,等于手握未來的“金鑰匙”。第十七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深圳論壇昨日舉行,論壇上,各國嘉賓思想火花四濺而又“萬流歸宗”:科技進步、創新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都需要“三人成眾”——人才、創新與合作,一個也不能少。
深圳人才創新指數排名全國第二
與會嘉賓普遍談到,各國、各城市、企業間的人才爭奪戰持續升溫,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盡其才需要做到“三容”:兼容、包容、市容,即對人才需要求同存異,包容失敗,工作和生活的軟環境要適合。
深圳人才創新指數排名全國第二。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董事總經理王曉梅透露, 在2018年中國城市人才競爭力人才創新指數中,深圳與排名首位的北京相差甚微,每萬人人均科技財政支出方面深圳則高居榜首,是其他城市的3-4倍。
她指出,科技創新政策成為城市吸引國際人才的關鍵因素,國際人才流動在我國仍面臨諸多挑戰,存在出入境管理制度門檻較高、城市配套服務不夠完善、引進高層次人才與國家戰略匹配度不高、海外高端人才回流規模不大等問題。
吸引及留住人才需要城市氛圍、創業環境、創新管理等各方面“攥指成拳”。深圳市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談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應加大吸引國際人才,從香港相關經驗看,吸引人才不一定靠砸錢給待遇,更需要營造好城市軟環境:人文、稅收、環保等各方面,這也會促使城市不斷升級。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校長、英國工程技術學會副主席彼特·邦菲爾德表示,應充分認識人才管理的重要性,引進之后人才發展做好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求人才所有,但求人才所用,人才使用的觀念亟待更新。”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彭劍鋒說,高層次人才應當開拓靈活合作、共研共享的新機制,讓人才發揮所長,不斷實現自我價值,才能實現人才與機構的雙贏。
大灣區發展需要更多“斑馬”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更多“斑馬”型企業。洪為民笑稱,“斑馬”是真實的,不像“獨角獸”沒人見過,同時斑馬數量多,不像“獨角獸”那么珍稀。
“我們需要斑馬?!彼f,斑馬既黑又白,就好比傳統經濟和新經濟都能兼容,產生盈利又改善社會;斑馬是群居的,好比企業發展需要保護其他團體、個人的努力從而實現共贏;斑馬又有出色的耐力,企業同樣需要耐力。
“粵港澳大灣區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完整產業鏈、融合的價值鏈,應當走一條新路?!焙闉槊裾f,大灣區好比融合了紐約灣區的金融、加州灣區的科技、東京灣區的先進制造業,應當采各家之長,同時重視城市合作、區域合作、跨國合作。
合作是科技創新、人才交流的主旋律。彼特·邦菲爾德表示,目前中英合作持續加強,在信息交流、創新合作、共同開發等方面不斷有進展,相信有助于城市和灣區發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