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創新融合·擁抱灣區”為主題的2019中國(廣州)城市軌道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會上發布了《廣州市推動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將打造結構合理、換乘高效、共建共享的世界級軌道交通網絡,打破壁壘,形成“一張網、一張票、一串城”的格局,實現城際軌道交通公交化。
此次發布的行動計劃,從強化政府引導、堅持創新驅動、加快產業集聚和推動合作發展四個方面確定了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的思路。在構建軌道交通產業載體方面,廣州將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工程,探索實施鐵路樞紐上蓋和周邊TOD地塊“成片提供、分期供應”,促進形成軌道交通產業聚集效應,提高片區產業聯動開發水平,打造“樞紐+社區+產業”新型城市發展布局。
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建隆介紹,粵港澳大灣區9市中,城際軌道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1164公里,規劃總里程近6000公里。新時代灣區軌道交通,將從城際、區(市)域、地鐵網絡協同運輸起步,向跨層級互聯互通、跨城市一體化網絡融合逐步邁進。
目前,廣州正積極引領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三大體系,即區域軌道交通網絡體系、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技術體系、區域軌道交通管理體系。今年年底,廣州將建立“智慧地鐵示范站”,以數據驅動實現智能化的服務、網絡化的協同、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化的延伸。廣州將爭取到2025年,10條地鐵新線達到智慧地鐵第3等級工作,并啟動已開通線路的智慧地鐵升級;到2035年,全線網逐步提升為“智能感知、智能聯動”的智慧地鐵最高級別。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臺“網易號”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