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則是珠三角加工貿易發展的一個縮影,4月18日~21日,第十一屆加博會將在該市舉行。在加博會前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采訪團走訪了東莞市多家生產制造企業,對目前加工貿易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東莞從高度依賴以出口導向為特征的加工制造業,逐漸轉型,形成了加工貿易產業的梯度轉移,且智能制造越來越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根據東莞商務局數據,在4327家加工貿易企業中,有近四成企業設立了研發機構,超過2000家加工貿易企業建立起自主品牌。趨勢:產業梯度轉移進行時
2016年初,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了加工貿易創新發展在建設貿易強國、制造強國及穩定就業等方面的多重意義,其中明確提出“支持內陸沿邊地區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第十一屆加博會新聞發布會的現場獲悉,商務部外貿司處長王德陽表示,加博會不僅繼續設置梯度轉移商機展示區,商務部還將舉辦梯度轉移對接交流。王德陽強調,加博會是推動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有形的手”,背后則是市場“無形的手”在推動。
實際上,近年來加工貿易梯度轉移的效果比較明顯,2018年在加工貿易進出口額總量分別位于中西部前三位的河南、四川、重慶,分別比上一年增長2.5%、32.3%和29.8%。
作為智能音箱生產“巨頭”,東莞市臺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德)的梯度轉移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臺德副總經理張倩表示,公司目前在河南建設有180畝的生產基地,在江西建設有350畝生產基地,目前大多數產品都是放在河南和江西生產。“河南和江西都是政府招商引資,對于河南,最看重人口大省且土地面積寬廣;江西撫州市,環境配套比較好。”張倩坦言,河南和江西分廠生產單個產品的成本比在東莞生產低3個百分點。
公開資料顯示,臺德公司生產AI語音交互音箱、Alexa語音交互耳機等智能控制端產品,擁有“ikanoo”等自主品牌,小米、京東等國內主要網絡科技巨頭均為其客戶。
除了將工廠轉移到內地,海外建廠也是部分加工貿易企業的方向。據亞洲鞋業協會不完全統計,轉移到柬埔寨的中國制鞋企業有40多家,超過50%為港資、臺資企業,有很多企業來自東莞。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產業轉移完全是一個市場選擇,不以人自身的意志為轉移,這類企業一般會把研發部門留在東莞,把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或者內地。
另一方面,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制造”變“智造”,也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據顯示,2018年東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6500家以上,R&D投入占比提高至2.65%左右,4327家加工貿易企業中,36%的企業設立了研發機構,536家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