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發展不可避免會牽涉制度探索和創新,部分已經超出了地方事權
什么是數字經濟?多位代表委員表示這暫時沒有一個標準定義。“簡單說,就是以挖掘數據價值為主要特征的產業。”全國人大代表、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陳新有表示。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了“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決策,提出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其中“1”就是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能催生一系列新產業、新業態,像共享單車、網購平臺甚至未來的無人駕駛都是其中的代表,同時它還能和實體經濟結合,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在陳新有看來,數字經濟將是未來最活躍的經濟領域、最大的發展空間。
發展數字經濟與建設國家級試驗區有啥關系?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數字經濟發展會涉及一些新業態、新模式,而這不可避免會牽涉到制度探索和創新。陳新有舉了個例子:產業發展以數據有序開放為基礎,但部分信息開放并不屬于地方事權。該怎么打破“數據壁壘”?四川希望能有一個區域獲國家授權,為破解相關瓶頸制約開展先行先試,為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探索“四川經驗”。截至目前,全國尚無一個國家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根據公開信息,貴州、云南等省也在積極爭取。
全國人大代表、廣安市副市長王瑛,住川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遠都提到建設試驗區的一個客觀好處:明確了責任和目標,就更有動力和方向。
想“試驗”什么?
將推動5大產業和政府治理等數字化轉型。如獲批會選擇省內部分區域先行探索
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四川具體要“試驗”什么?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省內相關方案還在研討中,有方案后也需等國家批復。“推動包括5大產業,還有政府治理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肯定是重點方向。”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如獲批建設國家級試驗區,會選擇省內部分重點區域先行探索。
陳新有則建議,四川可從4個方面開展試點:一是關于“基礎”,即打破政府部門間“數據壁壘”。二是關于“配套”,即構建數字經濟所需的產業生態。他特別提到融資。數字經濟以輕資產的科技型企業為主,在以資產抵押為核心的傳統金融服務體系中融資艱難,建議針對其融資需求,推廣知識產權質押等全新融資模式。三是關于“扶持”。陳新有建議把傳統實體經濟的數字化改造投入也視同研發投入,給予稅收優惠等扶持。四是關于“監管”。包括探索數據安全、利益分享機制等。當前不少企業搜集用戶信息并從中牟利,從地方層面如何保護數據安全?此外所獲利潤是否應分給相關個人?“這些都是政府要探索的新課題。”陳新有表示。
另有多位代表建議,四川可在數字技術創新與融合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探索。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