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著我說的吧。你們這一剎那站著的土地(指深圳),就是這一點,分寸不差,有朝一日會成為整個地球的經濟中心。”
——近日,在“大灣區與深圳的未來”高峰論壇上,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發表了《深圳是個現象嗎?》的演講。張五常表示:“三十年前我推斷上海的經濟將會超越香港;今天我推斷深圳一帶將會超越上海。”
張五常認為,這推斷其實不難。國際經濟發展的中心歷來要靠一個灣區,舉世皆然也。大家今天朗朗上口的粵港澳當然也是一個灣區,只是奇怪“深”字不在其內。無可置疑,名字打不進“粵港澳”的深圳將會是這灣區的龍頭。
張五常還肯定地推斷深圳將會超越硅谷,主要是硅谷沒有一個像東莞水平的工業區。不僅今天沒有,永遠也不會有。今天的深圳,因為有東莞與惠州的存在,在國際上競爭無疑是有著一個重要的甜頭。
張五常表示,東莞不是一個普通的工業區,不是溫州那樣專于小商品,不是蘇州工業園那樣名牌滿布,不是陽江那樣專于一兩項行業。東莞(某程度也要算進同在深圳隔壁的惠州)是無數種產品皆可制造,而且造得好、造得快、造得便宜。目前東莞的工業最低市價工資在發展中國家里是最高的,但跟發達國家比卻最少。
張五常還認為,深圳沒有文化的隔閡,對于外來人才的吸引力很大。
除了張五常上面提到的,記者注意到,深圳與上海、硅谷相比的一大優勢就是人口結構相對年輕,這也是創新的源泉。
據南方都市報今年1月報道,深圳市市長陳如桂表示,深圳的人口總體比較年輕,平均年齡約33歲。改革、開放、創新是這座城市的特質。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近年來人口均為凈流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則顯示,去年深圳人口增加了49.83萬,是廣東省人口增長最多的城市。而2017年和2016年分別增長61.99萬和52.97萬。
相較而言,上海已經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上海市民政局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老齡化率達到14.3%。按照聯合國劃分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上海老齡化率與國際上大城市相比,也處于較高水平,而同期深圳老齡化率僅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