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對外籍人才特別是外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是衡量一個城市國際化程度、營商環境水平乃至城市創新活力與競爭實力的重要指標。為了讓更多國外高精尖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近年來,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外專中心深入基層一線,進高校、進企業,組團宣講政策;對接高精尖產業人才需求,吸引高端外籍人才來京創新創業;組織策劃各類活動,為外國人才送去多形式、個性化的精準服務,為更多外國專家和外國人助力北京發展創造了積極的外部環境,體現了北京“溫度”。2018年1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報,對北京市大力推進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改革等典型經驗和做法予以通報表揚。
以服務對象為中心 組團宣講精準服務
為更好地滿足外國人才在華工作、生活的實際需求,以更加積極、開放、有效地方式服務國際人才,2018年開始,外專中心團支部號召團員青年作為志愿者,利用周六日等休息時間,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國際人才提供幫助。
清華大學成為了首個服務站。清華大學有大量外國專家和留學生,需要詳細了解外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相關政策。由于外國專家和留學生在工作日內要開展科研、教學等工作,市人力社保局外專中心的青年志愿者們便利用周末,充分結合自身業務特點,為外國留學生們宣講解讀在華就業政策、高層次外專項目等相關政策,還積極為學校各院系的管理人員答疑解惑,受到師生們的熱烈歡迎和好評。
此外,為加強外籍高端人才、外籍教師、外籍留學生的就業管理,外專中心還安排專人前往北京市海外學人中心、朝陽和海淀教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組團開展宣講和專項座談交流,明確外籍留學生在華就業政策,通過走訪調研實現了政企互促,為企事業單位提供精準服務。
據介紹,以往外籍人員都是通過上網了解最新政策,現在人力社保部門不僅開通了12333咨詢熱錢,還積極主動去企業、去高校送最新政策。通過單一問題一對一講、復雜問題組團講、共性問題預約講的政策宣講形式,向辦事企業提供面對面的政策咨詢解答,打通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另外,還設立了每月政策培訓日,在政務服務大廳組織政策宣講會,提供“暖服務、優服務”。目前宣講會已成功舉辦15場,先后有200余家企事業單位、1000余人次參加培訓。
同時,外專中心還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為高端人才開辟綠色通道、增加許可受理點,多措并舉全方位為外籍人員提供優質服務,北京市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體系更加便捷高效。
六成外國人才可選擇屬地就近辦理審批業務
近年來,本市以項目資金支持為抓手,吸引高端外籍人才來京創新創業。積極對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重大戰略部署對高精尖產業人才的需求,主動提供服務,為本市重點發展的醫藥健康、軟件和信息服務、、環境工程和新材料、生態農業等產業領域積極引進外國專家。
據了解,為更好地服務企業,外專中心先后調研走訪了微軟、普華永道、京東、滴滴、今日頭條、曠視科技、FESCO等重點企業,與企業圍繞外國人才引進工作開展座談交流,了解用人單位引才困難和需求,組織點對點政策輔導培訓,建立與重點企業的溝通協調機制。在收到字節跳動有限公司反映辦理外籍人員手續難的問題后,外專中心兩次上門服務,幫助企業為30多名外籍優秀畢業生辦理了就業許可手續。
對此,普華永道全球派遣服務中國區主管合伙人朱錦華先生的體會尤深:“北京人才簽證的審批、高端人才許可綠色通道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是非常便利的。公司聘用很多外籍人才包括在全球的很多高端客戶都享受到了這些便利,尤其是人才簽證確認函從申請到取證平均只需要2-3個工作日,體現了北京作為大都市的國際化服務水平。”
近年來,隨著不斷優化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系統,外專中心已經順利形成“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實現外國人來華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同時,積極推進受理權限下放,在外籍人才集中的朝陽區、海淀區、順義區設立區級辦事窗口,使本市約60%的外國人才可選擇屬地就近辦理相關業務,并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結期限。此外,還在首都之窗開設專欄,通過微視頻講解外國人來華許可工作及辦理流程,線下線上共同努力,著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