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鵬城,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深圳,敞開花木蔥蘢的“城市會客廳”,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迎來文博會在改革開放熱土上的第十五次盛放。
在第十五屆文博會開幕前夕,記者專訪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小甘,從文博會談起,從文化產業的發展到文化建設的新目標,從腳踏實地的文化探索到高遠綺麗的文化夢想,感受一座城市孜孜不倦的文化攀登。
“習近平總書記寄望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深圳要不負囑托、勇當尖兵、走在前列,不僅需要發達的經濟、領先的科技,同樣需要文化的繁榮興盛、文明的比翼齊飛。當今世界,文化已經成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城市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文化的較量。”李小甘說,“深圳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尤其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部署,深入實施文化強市戰略。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偉中提出,要加快打造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國際文化創新創意城市。立足當下、放眼全球,深圳,必須有這樣的抱負,大力推進文化創新發展,這不僅體現了一座城市高度的文化自覺,也彰顯了一座城市堅定的文化自信。”
文博會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助推中華文化揚帆遠航
記者:經過15年的發展,文博會已成為“中國文化第一展”。您認為,文博會在推動深圳乃至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李小甘:2004年11月18日,首屆文博會在深圳舉辦。15年來,文博會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實效和影響力的展會,成為促進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和擴大文化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文博會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懷,離不開國家各主辦部委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悉心指導,離不開各省區市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對于深圳而言,文博會的最大貢獻是推動了深圳本土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首屆文博會只有大芬村1個分會場,本屆文博會的分會場達到66個。文博會的發展與分會場的成長呈相得益彰之勢。15年來,遍及全市的分會場成為深圳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增長極,有力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更為重要的是,對于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文博會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從文博會交易額的變化中,可以看到這種趨勢:首屆文博會的成交額為357億元,而去年的第十四屆文博會的成交額達2338億元,是首屆的6.5倍。
近十年來,伴隨著中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文博會也不斷發展壯大。第十五屆文博會又首次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館”,全力落實國家戰略,助推人文灣區建設。
文博會精彩詮釋了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文化繁榮的巨大動能,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最新成果和未來趨勢的絕佳窗口。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