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屆中華環境獎評選結果揭曉,廈門市交通運輸局榮獲第十屆中華環境獎(環境管理類),該國家級獎項,是我國環境保護領域最高的社會性獎項。
廈門市交通運輸部門為何能奪得此獎項?答案之一就在市民身邊——現在,廈門的大街小巷中,懸掛新能源號牌的機動車隨處可見,其中絕大多數是從事出租車營運的網約車,這成為廈門“綠色交通”成就的一個縮影。
管理規范化、運營標準化、車輛純電化,是市交通運輸部門對網約車發展的指導方針。市交通運輸局、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介紹,截至目前,廈門市有合規純電動網約車近9000輛,約占全市在營網約車的70%。
純電動車的大規模應用,極大助力城市環保、守護“廈門藍”。據統計,一輛出租車一年行駛里程約為14萬公里,如果是燃油車,單車每年碳排放量逾30噸,而純電動車則是“零排放”。按照目前我市約9000輛純電動網約車的數量計算,一年總計可減少碳排放量超過25萬噸。從這個角度看,網約車行業已經成為我市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日,福建省提出新一輪支持新能源汽車全面推廣應用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將加快建設“電動福建”。提出至2020年,全省城市巡游出租車、網約出租車等城市出租車及分時租賃車輛新能源汽車占比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等目標。
在這一發展目標下,廈門將起到龍頭作用——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表示,根據分析,目前,廈門純電動網約車的發展水平已領跑全國。這得益于市交通運輸部門的大力推動——從3年前網約車新政發布,到目前正在醞釀出臺的廈門市網約車管理地方標準,廈門交通運輸部門始終將車輛純電動化作為發展目標,明確要求相關網約車平臺企業推廣使用純電動車。
“下一步,市交通管理部門將出臺政策,考慮網約車上路必須全部使用純電動車型。”廈門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成本低
使用純電動車司機每月或可增收3000元
昨日上午10時許,滴滴司機王凱駕駛吉利帝豪EV純電動網約車,駛進位于枋湖南路的一家充電站。他找到一個空位,將車輛停好、連接充電槍,然后掏出手機,打開滴滴車主App,簡單的幾步操作,車輛就開始充電了。
“車子充好電大概需要半個多小時。”王凱坐在充電站提供的休息區里,和記者聊了起來,“早上七點多就起來跑活,中午來充電,同時我也可以吃飯、午休,晚上收工后,我還會再給車子充一次電。”
每天中午11點多,是充電站最熱鬧的時候——在采訪過程中,不斷有車輛進來充電,九成都是網約車。不一會,車輛開始排隊,但充電站老板陳志強說,充電槍足夠用,每輛車大概等三分鐘即可,和一般高峰期時加油站的等候時間差不多。
純電動車數量多,有其原因——市交通運輸局介紹,2016年,廈門市頒布網約車新政,純電動車的軸距要求為不低于2650毫米,門檻低于燃油車,再加上純電動車購置補貼(新能源汽車購車按照中央財政同期補助標準的50%給予地方財政補助給整車廠),使車輛購置成本有所下降。
王凱在廈門跑了八九年出租車,用純電動車只有一年半,“剛開始還有點顧慮,怕電池什么的時間久了不耐用。但是,現在我這輛車跑了11萬公里,沒有發生過電池虧電等現象,充滿電之后還是能跑250公里以上。”
最重要的是,廈門對純電動車的充電優惠力度很高,尤其對跑得多、用得多的網約車經營者吸引力極大。王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的車充電,一千瓦時電僅需要0.6元左右,充滿只需要20多元,一天充電兩次。“我之前跑了七八年出租車,車是燃油車,油費一天怎么也要一兩百元。所以,僅燒油和用電這一項對比,我一個月就能增收3000元。”他說。
廈門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目前市內純電動車的充電費用情況。據悉,從2017年6月10日起,在公共充電站充電不執行峰谷分時電價,而是按當地大工業目錄電價減半執行,即每千瓦時0.3111元。從2017年8月初開始,廈門電動汽車充電電費進一步下調到每千瓦時0.2901元,加上每千瓦時0.60元的服務費,用電成本在全國都是比較低的。“所以,目前廈門市充電站名義價格為每千瓦時0.8901元,但是,廈門各充電站實際收費都還有優惠,實際上收費在每千瓦時0.5元-0.6元。”該負責人說。
推廣好
充電站建設速度快
充電樁約9500根
除了價格以外,充電是否方便,也影響著司機對車型的選擇。在現場采訪時,記者詢問了多名網約車駕駛員,他們表示,目前基本不存在充電難的問題。“比如枋湖這兩公里的范圍內,就有十余家充電站,進站就能充電。”一名司機說。
這與廈門市近兩年來充電站建設突飛猛進有關。陳志強告訴記者,他經營的這座充電站,一共有42把充電槍,去年8月動工,11月就上線運營,建設速度很快。
滴滴出行旗下小桔充電廈門片區相關負責人姬永峰介紹,充電站建設速度快,得益于廈門良好的營商環境。“首先是審批,流程速度快、公開、透明。比如,建站的工商注冊、發改備案,都實現了網上通辦,電力申報和補貼發放速度也很快,整個體系效率很高。小桔充電在全國布局了20多座城市,廈門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全國領先的。”他說。
據悉,進入廈門以來,小桔充電通過開放平臺模式,與運營商、充電平臺合作運營,目前已覆蓋全島區域,累計接入58座充電站的超1400根快充槍。廈門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經過去年一波大規模建設,目前包括小桔充電在內,全市充電站總量已超過200個,充電樁總量約9500根,已經能夠滿足全市純電動車的充電需求。
姬永峰說,“雖然廈門網約車總量在全國來說不算大,但純電動車的數量位列第一集團。小桔充電的統計數據顯示,廈門的總充電量始終保持在全國前五,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廈門交通部門對綠色交通的重視,也契合滴滴出行的企業責任。”
低成本、零排放,在守衛“廈門藍”的過程中,交通運輸部門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廈門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廈門市將對網約車、出租車、營運車輛和物流車輛等“每天在路上跑的車”加大純電動車推廣力度,實現市場向綠色轉型、健康發展。
記者了解到,除了在出租車行業大力推廣純電動車,目前,廈門新能源公交車占在營公交車的58.67%,新能源公交車總量達到2259輛(純電1316輛、混合動力943輛),今年還將增投300輛。在物流領域,城市配送領域的貨拉拉表示,該公司每個月在廈都有掛著綠色號牌的微型貨車上路,新能源車型將逐步成為主流。
名片
中華環境獎
中華環境獎是由全國人大環資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生態環境部等9家單位組成的中華環境獎組委會指導,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承辦的國家級獎項,也是我國環境保護領域最高的社會性獎項。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交通運輸局以《建設美麗和諧交通引領生態美好廈門》為主題申報第十屆中華環境獎,經過中華環境獎組委會兩輪評審和嚴格把關,成功榮獲中華環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