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經開區(頭屯河區)的新疆福克油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安全高效的全自動機械手臂,即安全又提高生產效率。 (記者陳巖攝)
(記者王麗麗)一家制造企業生產出耐低溫-55℃的潤滑油,趕超國際品牌;一家新材料企業正在為“中國芯”的研發提供材料支撐;一家電子信息企業利用物聯網技術讓建筑取暖消耗平均降低25%-30%……一周來,記者蹲點烏魯木齊企業,感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脈動。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按照“工業強市”目標,堅持二產抓重點,不斷壯大實體經濟,推動傳統產業進一步提質增效,大力引進大企業大項目落地投產,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最新發布的《2018年烏魯木齊市國民經濟和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市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099.77億元,同比 增 長 7.8% ,其 中 ,第二產業增加值948.18億元。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
提質增效,讓新疆制造更“硬核”
4月24日,在新疆金雪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研發人員正在進行超低溫潤滑油潤滑脂顆粒雜質測試。
“這款超低溫潤滑油產品,可在-55℃為運轉作業的機械設備潤滑保護,預計今年將投入市場。”該公司董事長劉輝說,這不僅是公司培育的新增長點,更可為拓展新疆制造品牌影響力“添磚加瓦。”
劉輝介紹,目前我國使用的室外機械齒輪油適用溫度均在-40℃以上,然而在我國寒冷地區,冬季最低溫度可達到40℃以下。以前,耐低溫-55℃潤滑油都被國外企業壟斷,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耐低溫-55℃潤滑油。
從-40℃到-55℃的突破,科研是技術創新的密鑰。近年來,該公司申請相關專利57件,開發出的部分高端、特種潤滑產品實現國產代替進口。
市工信局(市發展局)黨組書記張洪軍說,近年來,我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產品附加值逐步提升,鋼鐵、現代煤化工、石油石化精細化工、有色金屬等傳統優勢產業自主研發、創新、深加工水平等不斷提升。
高精尖產業崛起培育工業新動能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我市一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邊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工業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
目前,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為“中國芯”的建設輸入源源不斷的力量。“半導體芯片中60%以上是高純鋁基材料,其實我國現在是可以制造芯片的,但是突破不了原材料瓶頸,后者才是卡脖子的東西。”該公司副總經理陳長科說。
基于此,新疆眾和不斷推進鋁的超高純化研究應用。“超高純鋁的量很小,但附加值非常高,”陳長科說,“最重要的是,它破除國外企業的技術壁壘,為整個中國芯片產業提供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材料支撐。”
同時,借助與互聯網、、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紡織、建筑等烏魯木齊傳統制造企業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在新興智能產業領域,工業機器人、北斗導航、物聯網等,正集聚成勢,成為推動烏魯木齊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企業運用物聯網技術自主研發出的智慧熱力系統可使建筑取暖能源消耗平均降低25%-30%。”新疆電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偉說,這套系統可以自動感知環境溫度并調配暖氣熱源,既提高了環境舒適度,還降低了能耗。
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久久為功
做大經濟,做強產業。烏魯木齊工業經濟如此強勁的發展態勢,得益于一批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大項目、大企業、大集團相繼落地催生的新動能。
市招商服務局副局長李行說,截至去年年底,落戶我市世界500強企業70家,中國500強企業有84家,知名企業74家。
烏魯木齊的“朋友圈”為何不斷擴大?究竟是什么魅力讓這些世界知名企業鐘愛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增強了我們在烏魯木齊投資興業的信心。”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曾說。
讓各類企業鼓足信心的,不僅是烏魯木齊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五大中心”的機遇,更是我市創新而精準的選商模式、務實而優化的營商環境等。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它的提升離不開一系列“硬措施”。
近年來,我市先后出臺了《烏魯木齊市振興工業經濟17項政策措施》《烏魯木齊市金融服務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為實體經濟創造了寬松的環境。同時,我市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為抓手,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為著力點,在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方面持續加碼,以“優”無止境的態度在營商環境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今年,我市將緊緊圍繞1000億元工業投資任務,發揮好投資基金引導作用,精準招商、精選企業,大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
投資是經濟的“駕轅之馬”,項目是轉型發展的主要載體。一個項目,就是一個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增長極。我們相信,隨著1000億元工業項目的落地投產和產能釋放,將助推烏魯木齊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和GDP增長。
記者手記
創新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新疆網訊(記者王麗麗)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企業發展好壞與創新能力是掛鉤的。通過走訪首府工業企業,記者發現,企業創新能力越強,開拓市場能力越強,企業發展越好。
采訪中,一位企業家形象描述創新的作用:天氣越來越冷,我們不能改變氣候,只能通過強身健體、多添衣物、到暖和的地方去等多種辦法來適應。作為企業,遇到經濟新常態,道理是相通的。我們需要練好內功,降低成本,最主要的是提升自身競爭力,創新研發新的項目、開發新的客戶和新的市場,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然,創新不應該僅僅是企業的個體行為,更應該成為各級各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創新不能單純以爭取投資、爭取政策、爭取項目作為手段和目的,任何一個創新項目,都有其孕育、開花、結果的過程。欲讓創新成為發展“第一動力”,需通過不斷完善法制、優化營商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等,激發創新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