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線城市的“搶人大戰”開啟一年之后,南京的招才引賢范圍跨過了國境線。
2019年5月7日,作為第十二屆南京留交會的系列活動之一,“贏在南京”海外人才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南京舉辦,33個海內外創業項目現場決勝南京。這些經過慕尼黑、新加坡、硅谷和北京4個分賽區初賽角逐后脫穎而出的優質項目個個充滿潛力。此后黃衛在代表科技部在留交會上致辭時,招商攬才之心幾乎要溢出屏幕:“希望海內外人才利用留交會平臺,關注南京、了解南京、留在南京,享受南京的創新政策,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而這,僅僅是6月26日至6月30日南京創新周的預熱活動,之一。
說到南京,我們的第一印象總是十朝都會的厚重歷史,長江的潮水漲跌,在南京留下了數不盡的歲月痕跡,有舊時王謝堂前燕,也有鐘山風雨起蒼黃。
人文薈萃之外,深厚的歷史積淀也意味著經濟的先發優勢,建國以來,通過南京汽車制造廠、南京煉油廠、南京化學工業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的布局,南京擁有了強大的重工業,以及足以支撐這些產業的教育體系——沒錯,時至今日,南京也依然擁有著數量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雙一流”大學,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高達二十萬。
南京擁有省會的政治地位,優越的區位條件,深厚的科研基礎和旺盛的購買力。但在2018年的上班第一天,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卻發出了憂心忡忡的“金陵之問”:“作為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長三角特大城市,5年、10年乃至20年之后,南京拿什么和其他城市競爭?”
南京作為一座重工業城市,化工、鋼鐵、汽車等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一度高達70%。沒錯,這些產業曾經是南京驕傲的資本。但在政府搭臺民營唱戲的蘇南模式在蘇南城市圈迅速推行之后,南京的發展,和“蘇南模式”相比,似乎有點“缺乏想象力”。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