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州,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像奔騰激光一樣,獲益于高能級創新平臺釋放“強磁場”效應,加速集聚創新資源,成為創新成果“原產地”。據悉,我市在去年科技進步監測中有10項指標全省排名首位,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研究院均居全省第二,今年前4月全市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增長41.5%,居全省第一,彰顯溫州民營經濟創新活力。
為充分發揮溫州民營經濟體制機制優勢,打造新時代民營經濟創新創業新高地,我市在去年獲批創建國家自創區基礎上,構建“一區五園”發展格局,精準高效實施科技新政、人才新政,全面推進自創區建設實施意見及82條配套政策落地,大力實施“八大專項”攻堅行動,編制環大羅山科創走廊規劃,實現高能級創新平臺多點開花。瑞安市創建我市第二家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溫州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正式獲批,樂清市成為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目前全市累計創建(培育)市級以上創新服務綜合體23家,其中省級6家。
高能級創新平臺正積蓄深厚動能,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大手筆投資的創新項目加速涌現。自獲批自創區以來,國家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交通安全應急信息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溫州分實驗室等國字號平臺,浙江大學溫州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相繼落地,加速建設運營步伐;復旦大學溫州生命健康創新中心、北航民用航空動力研究院正加快對接推進中。目前,全市引進高校院所累計共建各類創新載體200余個,已建成實體研究院25家。去年新引進領軍人才65人、博士592人、碩士2446人,均增長60%以上。
威馬新能源汽車、瑞浦能源鋰電池竣工投產,撐起溫州當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骨架”;即將落地的北斗產業基地、阿里巴巴“2.0升級版”戰略合作項目、天心天思產業園等,全力助推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中國眼谷以及多個高能級校地合作項目的加緊建設,組成溫州生命健康產業矩陣……乘著自創區建設的東風,我市加快培育創新主體,智能裝備和生命健康兩大主導產業項目在我市加速破繭而出;全市科技企業數量質量實現雙提升,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0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6617家、省高成長科技型中小企業448家,共建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358家、企業研究院111家。在今年舉行的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我市26項科技成果獲省級科技獎,生命健康領域首次同時獲得2項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恒豐泰、福達合金等11家民營科技企業上榜。
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壯大創新人才隊伍……基于新發展理念,當下溫州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正持續提升,創新活力正源源不斷釋放,引領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