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產品平臺開發、生產多款不同車型,切換只要一分鐘。在廣汽集團自主創新打造的廣汽傳祺第二生產線,智能化、柔性化生產,讓汽車制造邁上了高質量發展的臺階。
在當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比任何時候都更依賴創新驅動。近日,記者跟隨中共中央統戰部組織的全國無黨派人士考察團赴廣東,圍繞“創新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調研發現,科技、體制機制和業態創新,正在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小標題)以科技創新“問診”制造業“心臟病”
全場景自動泊車、360°車頂相機、智能手機App遠程操控……在2018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充滿科技元素的智能網聯汽車小鵬G3還未交付市場,2000輛車就被預訂一空。
這家年輕的互聯網造車企業在廣州、北京等多地建立研發生產中心,已取得核心領域的核心專利630多項、科技認證成果1項。
和小鵬汽車一樣,在廣東,一大批制造業企業把技術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奔馳、寶馬、特斯拉等知名車企的車身智能生產線,不少是從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定制的。為了解決定制化生產成本高、周期長的痛點,明珞改進了數字化虛擬制造技術,在辦公室就能完成大部分的生產設計,為車企提升了生產效率、創造出更多價值。
“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在制造業,難點也在制造業,而創新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和基礎。”考察團領隊、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鄒曉東說,無黨派人士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統戰部已連續17年組織全國無黨派人士考察團,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調研,此次廣東調研旨在為做好制造業頂層設計,向黨中央提出前瞻性、戰略性意見建議。
在創新驅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十多年前就開始“騰籠換鳥”的制造業大省廣東,同樣面臨有效技術供給不足的難題。為此,廣東省出臺“科創12條”等政策,把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并著力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把“短板”變成“潛力板”。
據了解,深圳市每年拿出科技財政專項資金的30%用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到GDP的4.2%。2018年,全市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和13.3%,自主創新日益迸發出強勁動力。
(小標題)以制度創新“掃清”制造業“絆腳石”
“過去在科研項目評審中,不是專家對項目不熟悉,就是專家獨立打分意見分散,往往評不出理想的結果。”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說,深圳出臺重大科技計劃項目評審辦法,確保遴選出熟悉項目的“真專家”,并在全國率先實施“主審制”,受到專家和申請者的高度認可。
為破除制造業發展障礙,營造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產業生態,廣東在體制機制上不斷創新,力爭政府“不缺席”“不包攬”,市場“挑大梁”“說了算”。
“來了,就是深圳人。”在這個平均年齡只有32.5歲的“移民城市”,人才受到莫大的尊重。
高層次人才憑“鵬城優才卡”可享23項便利服務,投入1000億元籌建人才住房,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基金支持初創期人才創業……一系列政策創新,讓人才“心有所歸”。
為了激勵企業持續自主創新,廣州市稅務局幫助制造業企業將減稅降費節省的資金投入擴大再生產和研發創新,稅務局在管的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內由4000余戶增至近1.1萬戶,企業研發投入增長明顯。深圳通過企業研究開發資助計劃對企業給予普惠性事后資助,近三年共支持18473家企業、超過100億元。
獵頭公司咨詢熱線:400-067-9767
個人高薪職位查詢請登錄:www.b502.com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埃摩森獵頭視野:aimsen-sh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