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去年,我市推出“1+2+7”人才新政,面向全國攬才。6月14日,記者從市委人才工作局獲悉,我市已完成對彭凡等155名高精尖缺人才的認定,即將進入政策兌現階段。此次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僅以生活補貼為例,每年經考核后一次性發放,連續補貼5年,僅2018年度的高精尖缺人才生活補貼就達823.5萬元。
據了解,去年6月,我市正式啟動銀川市高精尖缺人才申報工作,共收到671人的申報材料。經個人申請、逐級審核、專家評審、征求意見、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公示等程序,最終彭凡等155人被認定為2018年度銀川市高精尖缺人才,銀川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將為其頒發證書。
這155名高精尖缺人才按人才類別劃分,A類6人、B類14人、C類24人、D類46人、E類65人;按引進方式劃分,全職本土122人、全職引進13人、柔性引進20人;按行業領域劃分,科技類55人、哲學文化類12人、教育類28人、醫療衛生類12人、農業類26人、金融類3人、現代服務業類9人、其他行業10人。
我市將對已認定的高精尖缺人才給予生活補貼、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健、創新創業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生活補貼方面,被認定的高精尖缺人才全職型按照A、B、C、D、E五類每年分別給予20、15、10、5、3萬元的補貼;柔性引進按照A、B、C、D、E五類每年分別給予5、4、3、1、0.5萬元的補貼。在住房保障方面,從自治區以外引進的高精尖缺人才給予多種形式住房保障,全職引進的將提供共有產權房、人才公寓、購房補貼或租房補貼等四種方式;柔性引進的將提供人才公寓、租房補貼等兩種方式解決人才住房問題。
“此次人才政策的兌現,將為加快推進銀川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更加精細、優質、高效地做好人才服務工作,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來到銀川,參與到銀川的發展中來。”市委人才工作局局長楊銀山說。
為加快推進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建設,去年,我市推出“1+2+7”人才新政,面向全國攬才。6月14日,記者從市委人才工作局獲悉,我市已完成對彭凡等155名高精尖缺人才的認定,即將進入政策兌現階段。此次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僅以生活補貼為例,每年經考核后一次性發放,連續補貼5年,僅2018年度的高精尖缺人才生活補貼就達823.5萬元。
據了解,去年6月,我市正式啟動銀川市高精尖缺人才申報工作,共收到671人的申報材料。經個人申請、逐級審核、專家評審、征求意見、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公示等程序,最終彭凡等155人被認定為2018年度銀川市高精尖缺人才,銀川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將為其頒發證書。
這155名高精尖缺人才按人才類別劃分,A類6人、B類14人、C類24人、D類46人、E類65人;按引進方式劃分,全職本土122人、全職引進13人、柔性引進20人;按行業領域劃分,科技類55人、哲學文化類12人、教育類28人、醫療衛生類12人、農業類26人、金融類3人、現代服務業類9人、其他行業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