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江蘇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下降為51.15小時和4.08小時,較2017年分別壓縮49.43%和66.69%,優于2018年12月水平。這是南京海關積極主動改革創新監管模式、優化通關流程、提升通關效率取得的明顯成效,不僅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也有力推進了江蘇開放型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
實施口岸通關服務新模式---更高效
南京海關始終堅持把自身工作融入“世界格局、國家大局、海關全局”中考量謀劃,以更好地服務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支持江蘇重點產業項目建設、保障重大國際賽事活動等工作中,積極改革創新,主動采用服務新方式、新手段,確保通關更便利、更高效。
南京祿口機場海關全力支持臺積電、鴻富夏、LG等重特大項目落地投產,提供“量體裁衣”式個性化服務,對生產急需的高精度設備或儀器,安排專人指導申報,預約加班直通放行,第一時間下廠查驗檢疫,確保盡快上線安裝。在保障江蘇發展大會暨全球蘇商大會、國際田聯挑戰賽等大型國際活動中,制定專項保障預案,聯合東部機場集團、航空公司,開辟通關專用綠色通道,確保正常通關“零等待”、即時溝通“零距離”、手續辦理“零障礙”。先后為20余名境外記者、30余名知名企業家、40余名運動員提供優質服務,用“海關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打造區域產業集聚新平臺---更貼近
為全力支持江蘇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南京海關積極參與研究制定《貫徹落實全省對外開放大會精神責任分工方案》,針對區域產業發展特點和需求,積極打造服務新平臺,努力為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持和扶助。
金港海關結合張家港口岸發展實際,支持張家港保稅港區打造國際航行船舶物料分撥中心。積極復制自貿區創新監管制度,通過“保稅+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先出區后報關”模式疊加,打好政策組合拳,物料通關時間大幅壓縮60%;強化企業信用培育,針對企業不同需求設計3種個性化管理方案,促進國際航行船舶船供物料業務向區內集聚,逐步形成區域分撥中心;升級改造物流信息化系統模塊,強化實時業務監控,依托跟蹤查詢、風險預警等功能,有效提升海關監管水平。目前已有3家船供企業入區開展業務,涉及船用油漆、船用零配件等37個品種,入區倉儲船供物料貨值達1.19億美元,服務船舶1020艘次,其中,供船油漆業務量占全國總量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