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產業政策支持、構建科技創新專業服務體系、搭建企業交流與創新資源共享平臺等系列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日前,深圳市羅湖區科技創新局聯合中國電信深圳羅湖分公司等5家單位作《5G賦能,羅湖人工智能產業駛入快車道》主題發布。
據羅湖區科技創新局局長石興中介紹,當前,羅湖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產業發展,形成“南金融商貿、北科技創新”錯位發展格局。其中,在人工智能方面,羅湖已構建“一基地、多載體”發展空間布局。羅湖已將清水河片區布局為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紅崗國際創新廣場及一批產業化城市更新項目正式啟動;已建成人工智能產業園、智能城市產業園、互聯網產業園,下一步還將建設一批專業園區,形成多載體支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石興中表示,包括今天國際、中航華東光電、星火電子、榕享科技等涉及到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安防與無人機的企業都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由電信部署了5G環境,由電信指導企業基于5G開展產品技術研發。
5G如何賦能人工智能產業?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羅湖區分公司總經理趙福云介紹,當前,電信已在羅湖打造了全國首個5G工地,通過在安全帽上面集成了高清設想、定位和對講,利用5G的可移動性大帶寬進行實時監控、智能調度、風險預警、事件回放;并通過5G協助,可以遠程對專注于工作的工人進行危險預警,讓工人們實現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僅如此,早在5G商用牌照發放之前,已經有一批企業在羅湖區政府的帶領下與電信一起著手5G智能發展的未來布局。目前測試的主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醫療以及智慧安防等四方面。
在智能交通方面,據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車聯網項目主管劉琪介紹,“5G能夠讓我們更容易獲得無處不在的感知,無處不在的數據,能夠更好地支撐我們的交通服務和交通管理。因此我們基于5G能力構建了一條智慧路+智慧車的整體解決方案。”目前,中心已經面向羅湖開展了清水河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的前期規劃。中心希望未來能夠借助5G、、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幫助城市實現高效、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發展,最終實現未來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