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公安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打好服務民營經濟發展“30條+新10條”組合拳,嚴厲打擊整治常見、多發、涉及國計民生的經濟犯罪,先后走訪企業38萬余家,上門服務13.75萬余次,解決涉企問題12萬余件,破獲各類經濟犯罪案件3409起,打擊處理2270人,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近50億元。
聚焦犯罪新特點
打擊整治保安全
近年來,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犯罪發案總量持續高升,犯罪手法不斷翻新,讓老百姓防不勝防。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犯罪是公安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承擔的使命責任。
為此,重慶公安先后開展打擊整治涉眾型經濟犯罪、涉稅犯罪、假幣違法犯罪等專項行動,先后破獲非法集資、網絡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200余起,涉稅犯罪近200起,繳獲假幣1000余萬元,成功破獲涉案金額超100億元的“4·18”特大制售發票案等一批大案要案,挽回經濟損失3億元,避免了國家巨額稅款流失,非法集資犯罪發案數保持下降趨勢,市面流通假幣數量明顯減少。
打好組合拳
服務民生促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重慶民營經濟取得長足發展,但民營經濟在發展中,也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2017年8月以來,重慶市公安局瞄準制約重慶民營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出臺服務民營經濟發展“30條”和“新10條”。重慶公安經偵部門著力立說立行,制定細化配套措施,加大對侵害民營企業違法犯罪打擊力度。
前不久,重慶一科技公司向公安部門求助,稱某地公安部門因偵辦一起涉網案件,將公司對公賬戶的1.2億元資金全部凍結。接到求助后,重慶公安經偵部門迅速核實調查,發現凍結行為存在違規嫌疑,通過依法對接協調當地公安部門,將該公司相關銀行賬號全部解凍。
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通過近兩年的實踐,重慶公安經偵部門服務民營經濟發展交出了一份答卷——受理民營企業咨詢求助12萬余起,走訪企業38萬余家,上門服務13.75萬余次,解決涉企問題12萬余件。
大宣傳大講壇
從源頭預防風險
今年5月15日,“與民同心,為您守護”全國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活動宣傳日重慶分會場,一出以防范各類經濟犯罪騙局的方言版生活情景劇《霉戳戳的倒霉一生》,讓現場群眾在輕松氛圍中受到警示教育。
據介紹,重慶公安經偵部門針對各類社會人群,采取大宣傳、、大講壇等措施,廣泛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多種方式,源頭防范化解經濟違法犯罪風險。
針對普通群眾防騙識騙能力弱,民警認真梳理涉眾型經濟犯罪手法和典型案例,創新制作情景劇、開發有獎問答軟件,廣泛開展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市場“宣講活動”,切實提高群眾防騙識騙能力,從源頭預防上當受騙。
針對企業家反響強烈的企業內部員工職務犯罪危害嚴重的問題,重慶公安與市工商聯等部門聯手開展法治講壇活動,為企業家講授依法經營、依法治企、依法維權等系列知識,最大限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和經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