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今年以來,深圳在量質并舉保障產業空間、持續降低企業成本方面頻出“大招”,陸續出臺了《深圳市工業及其他產業用地供應管理辦法》等政策,打出一套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的“組合拳”,以此加快工業及其他產業用地供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空間保障。
多項政策扶持實體經濟
雖然深圳的土地資源有限,但產業的拓展空間卻是無限的,關鍵是要看如何創新,如何做好存量土地開發這篇大文章。今年以來,深圳加大了對存量產業用地的挖掘力量,通過產業空間再造、產能再擴大、實體經濟再發展的一系列舉措,用心用情優化對企業的服務,實實在在惠及企業的發展。今年以來,先后出臺了《深圳市工業及其他產業用地供應管理辦法》《關于規范已出讓未建用地土地用途變更和容積率調整的處置辦法》和《深圳扶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管理規定》等。
以《深圳市扶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的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為例,深圳市將盡可能把所有存量產業用地納入“提容增效”范圍,初步測算,符合該政策規定的產業用地約88平方公里,如全部按此政策實施,可在不新增1平方米建設用地情況下,增加1.6億平方米產業空間。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措施進一步推進了土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促進了產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通過在已出讓產業用地上挖潛,增加產業空間、擴大產能,從而達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另外,《深圳市工業及其他產業用地供應管理辦法》和《關于規范已出讓未建用地土地用途變更和容積率調整的處置辦法》兩個政策也同樣做出相應的規定,為扶持實體經濟、實現產業空間再造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辦法,從而實現了深圳產業空間由“不足”向“無限”的轉變。
除此之外,接下來深圳還將繼續大力推進土地整備,完善利益統籌模式,以大片區產業用地整備為核心,運用多元手段清理出平方公里級產業用地,確保重大產業項目和民生工程落地;通過持續優化城市更新,加快重點城市更新單元實施,推動出臺城中村總體規劃和工業區轉型升級工作方案,持續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空間結構;通過強力實施查違攻堅,持續保持查違高壓態勢,全面實施查違三年攻堅行動,推動全部違建安全納管,重點推進產業類和公配類歷史違建處理,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治理水平。
不遺余力優化營商環境
擁有優質的營商環境,是衡量一個城市國際化水平的重要依據,當前深圳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攻堅突破,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優化產業空間資源配置、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打造“美麗中國”典范城市、提升城市國際化品質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
例如,在優化產業空間資源配置方面,今年以來出臺的三個產業用地政策,有力幫助企業解決產業發展空間難題,市場主體充分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的紅利。以《管理規定》為例,該政策結合“強區放權”的改革趨勢,大力精簡程序、優化流程,審批時間由原來的6-12個月壓縮為2-3個月,得到企業的普遍好評。有企業認為,深圳在土地資源緊張的情況下,仍能通過存量挖潛,滿足企業發展空間需求,充分體現了深圳一流的營商環境。
此外,為優化不動產登記,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近期也出臺了一系列方便企業的政策。例如,自4月23日起,深圳市取消企業之間存量非住宅房源核驗環節和買賣合同辦理網簽環節,不動產登記辦理環節調整為“申請”和“發證”兩個環節;企業之間存量非住宅轉移登記壓縮至1個工作日辦結;企業之間存量非住宅買賣雙方可直接到各轄區不動產登記服務大廳申請辦理非住宅轉移登記,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還增設“企業轉移登記專窗”,為企業提供不需排隊,免費打印、復印,預約上門等綠色通道服務,最大限度為企業提供便利。同時,自4月25日起,企業之間存量非住宅不動產轉移登記進一步壓縮為“即來即辦”,所涉全部稅費申請登記時一并申報繳納,實現繳稅、登記一站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