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推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當前,廣西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培育增長動力的關鍵期,同時也迎來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的重大機遇,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建設。2018年8月30日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全區數字廣西建設大會,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會上強調,要以更大決心、更大氣魄、更大力度深入實施戰略,加快建設數字廣西,牢牢抓住信息化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奮力開啟數字廣西建設新征程。
會上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西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通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通知》等“1+13”系列文件,成立了專門機構——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局推動相關工作。據統計,2018年廣西數字經濟規模為5877.1億元,占GDP比重為28.9%,增速為13%。廣西數字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各領域取得較顯著成效。
數字基礎設施夯實基礎
信息基礎設施對于數字廣西建設和數字經濟發展具有先決性影響。全區深入實施戰略,通過持續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信息化應用普及,全力支持信息產業發展和數字廣西建設,助力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推動自治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年,全區大力推進寬帶廣西戰略行動計劃和提速降費,農村電信普遍服務水平提高,促進了全年廣西電信業務持續保持兩倍左右的增速。2019年,三大運營商、廣電網絡(10.320, -0.15, -1.43%)、鐵塔公司等企業共計劃投資170億元,進一步加快4/5G網絡、數據中心、物聯網、光寬帶等重要數字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
根據國家和廣西地方相關文件精神,廣西規劃自2018年至2025年,以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大力推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打造面向東盟的數字經濟合作發展高地,構建形成具有廣西特色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
截至2019年4月初,全區正在推進數字廣西重點項目60項,總投資規模超過620億元。其中重點推進電子信息制造業、云計算、、人工智能、北斗衛星導航、5G通信、物聯網等數字產業化;加快實現、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工業、農業、服務業融合發展,推動產業數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