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前海管理局給我們提供12萬元的創業資金,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和住房補貼,這堅定了我們回國創業的信念。”趙紫州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他和團隊專注于研發高性能工業智能混合算法體系,用他的話說,相當于是給機器人加上“大腦”和“眼睛”,讓它變得更加聰明和智能。經過兩年多的發展,目前,他的公司已經拿到了3000萬元的投資,并擁有60項自主知識產權和5項國際PCT專利,他們的創新產品已應用在富士康的生產線上。
和趙紫州一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人才選擇珠三角乃至廣東省作為創新創業的首選之地。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省常住人口增加了177萬,其中珠三角9市常住人口增長合計150.45萬,深圳以新增常住人口近50萬的數量,高居珠三角各市首位。
持續高漲的“人氣”和人才紅利,為珠三角乃至廣東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綿延不絕的動力。
高質量發展對高層次人才求賢若渴
談及廣東如何打造人才高地,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馬興瑞說:“近年來,廣東省實施‘珠江人才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全面推行人才優粵卡政策,累計引進創新創業團隊194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撐。”
不久前,“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的記者深入珠三角多地采訪,處處感受到青年創新創業澎湃的激情。正是看到人才在高質量發展中所起到的戰略支撐作用,以“珠江人才計劃”為牽引,近年來,廣東各地市紛紛出臺“聚英攬才”計劃,向高層次、稀缺人才拋出橄欖枝。
廣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實施“廣聚英才計劃”的意見》,實施產業領軍人才政策和高層次人才政策,藉此打造梯次分明、全鏈條覆蓋的人才政策體系。通過實施“人才綠卡”制度、搭建高端高質人才服務平臺等措施,為各類人才提供優質的配套服務。
早在2011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就頒布實施《關于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的意見》,對產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最高獎勵300萬元。此后,深圳又出臺《經濟特區人才工作條例》,吸引更多人才來深發展。